南昌市首次开展道路扬尘监测 抚生西路超标
去年4月起,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建筑工地扬尘现场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我市昨日开展了首次道路扬尘监测,在全市280条道路中,随机抽取5条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显示,5条道路中有1条超标,PM2.5高达180微克/立方米、PM10 高达243微克/立方米。
拓展——
随机抽取5条道路监测扬尘
自2014年4月25日开始,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至2014年12月31日,共开展监测和检查27次,监测工地270个。“今年的扬尘监测工作将不再局限于监测建筑工地,我们将把监测范围扩大至交通干道等道路,特别是监测交通干道上的降尘和渣土处理等情况,实现对扬尘监测从点到面的管理。”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李春莲告诉记者。
昨日上午9时许,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通过扬尘随机抽取系统,抽取了5个建筑工地后,又在全市280条主干道中随机抽取了5条道路。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忠马告诉记者:“道路扬尘监测的内容仍然主要是PM2.5、PM10两项颗粒物指标是否超标。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超过75微克/立方米,PM10超过150微克/立方米,就达到了污染级别。”
现场——
车流密集PM10瞬间上升
昨日上午10:45,记者跟随市环保局的监测人员来到象山北路,监测人员选择在一处繁华地段支起了激光大气微尘(气体)分析仪,对该路段扬尘污染情况进行现场监测。不到半分钟,仪器上就实时显示出PM2.5为28微克/立方米,PM10为82微克/立方米。而随着车流量的增加,监测仪器的数据也发生了变化:PM2.5上升至36微克/立方米,PM10上升至121微克/立方米。车流量减少后,数值又逐渐下降。
市环境监测站监测一室主任陈泉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每间隔5秒就会刷新一次监测数据,车流量、城市保洁、渣土运输都会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我们会在每个监测点监测30分钟,记录15组数值,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数据。”
结果——
抚生西路PM2.5、PM10超标
昨日下午,市环保局公布了此次建筑工地以及道路扬尘的监测结果,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5个建筑工地PM2.5、PM10均在合格范围之内,而5条道路中的南昌县抚生西路PM2.5高达180微克/立方米、PM10 高达243微克/立方米,分别超标115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抚生西路的监测点位道路表面有积土,因此颗粒物数据超标。”市环境监测站相关工作人员说道,而其余的4条道路均未超标。
记者了解到,此次监测达标的5个建筑工地分别为:红谷滩新区的铜锣湾广场大型商业体、超高层商务楼工程,新建县的世纪万象城,经开区的龙祥宾馆,湾里区的香逸熙园和高新区的保利香槟国际项目工地。监测达标的4条道路分别为:西湖区渊明南路主路、东湖区象山北路、青山湖区青山湖大道和青云谱区南莲路。
治理——
建委、城管委多部门联动整治
“在开展扬尘污染监测工作后,我们每周会将监测结果上报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整改到位。”在采访中,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忠马表示,我市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后,扬尘污染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2014年,市建委共下发了46份整改通知书,我市建筑工地扬尘排放达标率由2013年的“零达标”上升到了73%。
“我市将继续紧抓扬尘污染治理,与市建委、市城管委等多部门联动整治,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刘忠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