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赵小帅:洋美女做城管没有人闯红灯了?

19.09.2014  11:16

  美女城管向来吸引人眼球,如果是一位外国美女在中国当城管执法,那影响力更加不容小视。近日,一名21岁的英国姑娘湖南当城管,让当地人觉得很新鲜。因为她的出现,市民称:“有国际友人在,我们怎么好意思乱穿马路。”(9月18日新华网)

  洋美女当城管,民众不仅不乱穿马路还给与理解,再想想早前通过拉绳防止人行横道闯红灯,更不用说前段时间福州市设置伸缩护栏定时放行的新闻。从拉绳到伸缩护栏,设备从人工到半自动,民众不会无端去闯红灯走斑马线了,但是抱怨“奇葩”的并不是少数。现实里,在强行设立的规则面前还真是不如金发碧眼的洋美女更有效省心。

  城市中的斑马线是公共空间,任何人都享有安全使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利。无论用拉绳还是伸缩栏都是为了防止滥用公共空间,从而影响其他人对公共交通的使用。但是,拿伸缩栏来说,我们常见到它最应该放在大门口,而大门前的伸缩栏阻隔的是门外和门里。门外是公共空间,而门里是私人空间。伸缩栏在公共与私人之间形成秩序屏障。为防止行人乱穿红灯,将伸缩栏置于马路斑马线一侧,伸缩栏被畸形地成了隔断公共空间的设置,这时候人们觉得它“奇葩”,正是因为伸缩栏本应竖立在大门口前,忽然将它置于马路一端,用于规范它两端的公共生活,人们会觉得这是障碍,而非秩序。

  面对金发碧眼的英国姑娘,大家都不闯红灯了,“我爱株洲,希望我们一起让这座城市更漂亮”、“有国际友人在,我们怎么好意思乱穿马路。”,网民被姑娘的语言感动。乱穿红灯说到底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以前上了大街,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这是一种公共精神的缺乏,而今面对外国人,突然有了荣辱感,冒出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洋城管形成了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唤醒了民众的主人翁精神,自然而然,遵守规则就成了谁都会摆的脸谱。

  强化个体的主人翁意识才是不管面对洋人城管还是美女城管都会遵守秩序的纾解之道。凑够一拨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里面,个体往往成了“群氓”中的一份子,一拨人加剧了群体间的相互模仿,加之个体主人翁意识的缺席,每个人都会觉得即使有错,责任仍是共担,而面对洋美女城管,个体意识觉醒,他开始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会把闯红灯过马路的里子丢脸到“国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