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 助力成长---访全省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奖者教师王彦红

01.06.2016  17:12
    初次见到王老师,是在办公室里,她周围站着几位学生,正一起说笑着。王老师和学生间的谈话氛围,让我有一种朋友之间交流的感觉。
王老师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从事辅导员工作仅有三年,却已参加过各类比赛,获得不少的奖项。在这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王老师的辛勤付出,她在学生身上倾注的时间和精力让我敬佩。
    “走下台阶再登上主席台,每一步都在重温我的辅导员之路。当我还不是辅导员的时候,就像站在门口台阶的最高处,俯视着这个职业,不过是被一群学生围着的孩子王。走进了,经历了,才知道这个站在主席台上的‘孩子王’需要的不仅是能独挡一面,而是独挡多面……这是我原本准备好的演讲词,虽因不切合主题临场换掉,却是我比赛后最大的感触。”王老师在赛后说。
时政要闻、思想引导、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民族宗教、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比赛中,学生工作的各类疑难杂症轮番上演,一个比一个棘手,无一不考验着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应变能力、思想引导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在这里,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专才,更应该是一个全才。
    作为一个新任的辅导员,王老师为学生倾注了她大部分的精力。大一刚开学的时候,王老师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分类并记录他们的性格习惯,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点为他们的未来进行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如今的学生都已大三,面临着毕业的压力,而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为着自己制定的计划和未来而努力奋斗。
    作为辅导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学生接触沟通,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曾经用她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如母亲般的关爱,将一个性格内向,不会与他人相处的女生,转变成一个自信,与他人和谐相处,受到他人欢迎的人。在采访过程中,王老师提到的一位学生和她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王老师说,大一刚进来的时候,有一个家庭条件优越性格却十分内向的女生,她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没有看到父母为她所做的事。后来,王老师在一个机会下,告知了那个女生父母为她所做的事情,并引导她亲自去感受父母对她的爱,让那个女生深受感动。由于她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对他人有距离感和不信任感。所以王老师不断利用自己的爱心和细心,慢慢向那个女生靠近,用心与她沟通,当那个女生晚上找不到回校的路给王老师打电话的时候,王老师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并帮助她摆脱恐惧,安全回到学校。慢慢的,那个女生开始敞开自己的心扉,开始跟同学沟通交流,经过三年的时间,那个内向的女生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优秀,受同学欢迎、阳光开朗的女生。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我分明看到王老师脸上那自豪的笑容,对于一名辅导员来说,她的学生信任她,依赖她,并且因为她而变得优秀,这便是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教学路上不光只有成功,麻烦总是和成功如影随形。作为与学生相伴的辅导员来说,能做的只有解决困难。有一次,一名学生因为自己创业的失误,向同学和社会机构进行借贷,因未及时还钱而导致社会机构将要债的电话打给了王老师。王老师接到电话后,及时跟其他同学了解相关情况,并联系到当事学生进行沟通,经过三天的沟通,在老师,家长和学校的配合,最后这件事情平缓地解决了。王老师说,再难的事,作为辅导员,也得尽自己的能力解决。
就是这样充满耐心和细心的老师,在三年的时间里,她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学生,她放下自己曾经热爱的职业;为了学生,她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奔波;为了学生,她减少自己和年幼女儿相处的时间。为了学生,她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而王老师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如今学生见到她都亲切的跟她打招呼,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学生依赖她,信任她。
    在别人眼里,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但在她自己心里,却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她给自己定下的职业要求,就是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事情,做到问心无愧。提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王老师表示自己还要像其他资历较长的老师学习。最开始的时候,王老师所从事的是与教师相差较大的传媒工作,对于自己最后成为辅导员这件事,王老师笑称自己从来没想过会选择这个职业,但是在选择之后,王老师却说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在传媒和教师之间,她舍不得放下学生,舍不得这份工作,并且希望能将这份工作努力做到最好。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老师传递的文化知识和精神源远流长,因为他们传递的是接力巨棒,留下的是精神食粮,注入的是拼搏刚强,才使炎黄子孙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王老师用她最真诚最宝贵的品质,像我们谱写了最美的辅导员形象,这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