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师生恩怨启示现代师生关系如何涵养

23.09.2015  11:13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原因是学生郝相赫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居然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该学生发表“情况说明”进行反驳,21日又收回“情况说明”,并进行道歉。校方表示将按程序处理。

  师徒反目,并不罕见,但是像孙家洲、郝相赫这种反目法,并不多见。郝相赫确实狂妄,不仅把几个名教授编排得一无是处,还顺带嘲讽了不少名校历史系,可谓一竿子打倒一船人。不听一再劝阻,导师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如今,郝相赫已真诚道歉,除了“恳请阎步克老师、韩树峰老师及其他被波及的老师能够宽恕我的年少轻狂”,还“深深悔恨并恳请各位老师、朋友能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并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孙家洲是否原谅弟子,学校该如何处置,尚需关注。

  而对于此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颜女士表示:“这件事其实像父子吵架一样,没什么的。导师可以换学生,这位学生也可以重新选择导师。我们会按程序处理。”这番表态合情合理,也合乎程序和规矩。不徇私情,不被舆论裹挟,也不上纲上线,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跳出个人“恩怨”,审视这起风波,还应该理清两点。一是如何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年轻人不能没有反叛精神,更没有没有质疑精神,如果唯唯诺诺,什么都不敢质疑,什么都不该怀疑,绝非好事。但是,质疑也有度,别把信口雌黄当成质疑,也不能把污言秽语当成质疑,否则就适得其反,污名化质疑。

  二是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如何涵养?导师和研究生时师生关系,绝非那种古代那种宗派上的师徒关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习气,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党同伐异。作为文明社会、法治社会中的现代人,师生关系应更纯粹些。孙家洲断绝与郝相赫的关系,无可厚非,但是断不断绝,怎么断绝还得按程序来,谁都不能任性。

  学贵有疑,老师可质疑学生,学生可质疑老师,真理是他们的启明星,于此而言,师生关系切莫庸俗化,切莫为了利益而结盟。如果缺乏正气,缺乏纯粹的是非判断,对学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