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阿袁:让文学成为中国的力量

23.12.2016  12:08
  

   编者按: 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鲜明立场,深刻论述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我校教师胡辛、袁萍作为作家代表出席会议,在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倍受鼓舞,深有感悟。今天现将袁萍教授参与会议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让文学成为中国的力量

阿袁

  “文运同国运相通,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伟大的国家,需要伟大的文学;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文学。没有伟大文学的国家,没有伟大文学的时代,是没有历史和世界意义的。如果法国没有巴尔扎克、雨果和普鲁斯特,那么法国不是今天的法国;俄罗斯没有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不是今天的俄罗斯;如果没有海明威和福克纳,美国也不是今天的美国。政治、经济、科技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显而易见的力量,但文学呢,是另一种力量,一种更有历史和世界意义的力量,一种更为内在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人的集体,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每个人都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所以,不仅国家需要文学的力量,个体生命亦需要文学的力量。读者如此,作者如此,没有文学滋养的精神,不但容易流入粗俗,而且容易陷入一种弱柳扶风的精神状态,而文学家,“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赋予生命以丰富和力量。

  人物简介:

  袁萍,笔名阿袁,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江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滕王阁特聘作家。主要作品有《郑袖的梨园》《鱼肠剑》《子在川上》《打金枝》《师母》等;作品被多种刊物转载,入选多种年度精选,其中处女作《长门赋》获上海文学奖和谷雨文学奖,《郑袖的梨园》获中华文学奖,《鱼肠剑》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和第五届北京文学选刊奖,《子在川上》获十月文学奖和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小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长篇小说《打金枝》和《师母》获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长篇小说《上邪》获中国作家出版社重点扶持项目。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