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起点]老有所依 梦想照进现实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目前全国老龄人口超过2亿,银发时代,“老有所依”正在成为更多家庭的牵挂。加速推进中的养老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实践。如何“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请听两会特别报道《新常态新起点》第七篇:《老有所依,梦想照进现实》。
从全国两会到每个家庭,“老有所依”正在成为沉甸甸的焦点话题。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这个庞大的养老保障体系该如何运行?全国政协委员李竟先说:面向未来,形势依然严峻。
李竟先: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们国家的老龄人口增长率是非常快的,预计到今年底,能够达到两亿多一点。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进入了这个行列。
“养老”这两个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被提及。其中明确要求“要加强社会保障,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全国人大代表、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说,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力争在今年出台: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筹,社会保险是大数法则,有利于共济,全国统筹有利于提高保障能力。
今年1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双轨制”开始破冰。这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安徽代表陈学东:并轨是个好事,是老百姓很拥护的一件事。要把后续工作做好,养老金本来就有缺口,这个缺口怎么解决,钱从哪里来,这个年金怎么建立这些都是问题。后面的这些操作细则,要筹划好谋划好。
除此之外,今年基本养老金标准调整,将惠及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4亿城乡老年居民。黑龙江代表郑功成建议:养老金能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经济来源问题,它并不等于一定能够购买到养老服务。对越来越多的老人来讲,养老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老有所养的制度安排。
加快养老服务业 发展,国家正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徐毅:养老服务产业有个特点,就是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怎么样保证产业合理的回报呢,民办进入养老领域的政策保障还不完备,这是我们整个的改革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袁直认为,加速构建养老护理专业队伍,才能破解居家养老面临的人才瓶颈:应该说居家养老是最适合中国人养老的一种模式。这个就要从招生上,提高待遇上,正规晋升渠道上,尽快的构建一支老年护理的专业队伍。
江苏代表肖伟表示,也要警惕银发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养老产业这一块,不要变相地忽悠成一种新的房地产,它以健康产业、养老基地为名目,圈一块地,很多养老配套设施这块都跟不上去。
从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合并,企退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存在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多项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接下来,养老改革进程如何继续提速?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十堰市市长张维国: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动员社会力量来把它做好,这是一个根本出路。我觉得还是要研究出台切合实际的激励性政策。
河北代表霍兴文:在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同时,政府也应该把一些孤寡残独的老年人集中地进行收养,对社区的养老的体制机制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普通家庭的憧憬与梦想,也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加速推进中的养老改革,梦想正在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