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雨晴:老年人 请收一收戾气

14.07.2015  12:38

  11日,东北网记者接到爆料称,上午10时许,在哈尔滨64路公交车上,因为车厢内乘客较多,女孩并未看到有老人在站着,未给一名7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暴打一耳光并揪住衣服,直到其他乘客将二人分开。(东北网 7月12日)

  不知从何时起,被视为弱势群体的老人变得暴戾起来,类似的老人打人事件并不少见:2015年6月27日,福建泉州一老太太坐错公交车,司机考虑到交通安全未允许老太太立即下车,结果老太太先怒砸车门,后又抡起拐杖打司机;2014年9月11日,郑州一名老人在公交车上要座未果,怒斥狂扇小伙4个耳光后自己猝死;2013年3月10日,同样在郑州,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的老人让座,被对方拽住头发暴打。

  一起又一起的老人打人事件,让笔者不禁感叹:这还是我们心目中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吗?是老人变坏了吗?也有网友说道:不是老人变坏是坏人变老了。仔细想想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上了年纪的人普遍都会心理退化,具体表现为:易发怒——自控能力下降,没有耐心,发现不合自己意愿的事情马上大发雷霆;自顾自——行为幼稚,不为别人着想,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却要别人对自己负责;不反省——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却不肯承认,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在心理退化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倚老卖老、恶意碰瓷儿、动手打人,因为他们知道就算动手打人,年轻人怕惹上麻烦也不敢还手。再加上中国社会存在法不责众、法不责老、法不责幼、法不责怀孕妇女、法不责精神病患者的执法盲区,就算老年人做了什么伤害人身、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事情,我们的法律也能对其宽之恕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还要爱“”,这个社会才能更和谐。公德是大家遵守的,不是只给年轻人的。希望我们的老年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注意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不是倚老卖老,在公共场合行为有失偏颇,不仅给自己也给儿女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