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部“辛苦指数”变成群众“幸福指数”

16.05.2015  21:36

高安市旧村改造走出“梅江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旧村改造与集约用地统一起来,高安市石脑镇梅江村根据当地实际,摸索出了一条让群众“唱主角”的旧村改造新模式,引得周边乡村纷纷前来学习借鉴。请听宜春台记者刘建锋发来的报道。
一幢幢徽派风格的双拼别墅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干净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一棵棵吐露新枝的景观树茁壮成长……近日,记者来到高安市石脑镇梅江自然村,仿佛置身于城市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刚搬到新家的村民王树根兴奋地说:
【录音:我们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城里也是那样,我们也会有城里那么好,再加上我们空气比城里好。】
梅江村是个大村庄,但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受可建地缺乏、地势低洼易涝等影响,这个村20年来无一村民在本地建新房。这些年,随着石脑镇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日益迫切。在充分酝酿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市、镇、村达成了全面统一拆旧建新的共识,全村312户原地新建了248幢新房,而占地面积却比原来减少16亩,一举破解了改善村居却浪费土地的难题。石脑镇党委书记陈钰:
【录音:梅江村的做法规划科学合理,落实到位,解决了“建新不拆旧”或“一户多宅”的问题,避免了由于规划不到位而造成的宅基地浪费。】
旧村改造,资金是关键。梅江村充分发挥村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全村整体改造总成本6800多万元,其中96%都由村民自筹负担,户均出资25.6万元,而政府支持的资金只有275万元,占总投资的4%,由此一举改变了以往相关民生工程投入,主要由财政兜底的不可持续模式。梅江村民 王树根:
【录音:都是心甘情愿的,你看行动多么迅速,把字一签,家家都是自己主动在搬。】
石脑镇党委书记陈钰:
【录音:原来这样的建设政府投入是主体,但镇里的财力有限,工作推进慢,效果低,老百姓怨言多。现在这样做,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效率提高了,政府也可以将有限的钱用在真正的公共建设上,这种模式也就可以向其他村推广了。】
梅江村曾是当地有名的问题村,党群干群关系多年紧张。旧村重建,更是利益交织、纷繁复杂。为此,石脑镇积极依靠群众做工作,解矛盾,避免了干部出面不讨好的现象发生。为做到阳光操作,梅江村还选举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从工程决策到实施,进行全程参与、监督,使村民放心满意。高安市新村办副主任漆斌:
【录音:我们始终要求,必须坚持让群众唱主角,切实做到把民生工程转化为“连心强基”的工程。要让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真正变成群众的“幸福指数”。】
梅江村的嬗变,赢得了村民的赞誉,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更引起了周边乡村的瞩目。目前高安市已有15个自然村,向所在乡镇提交了旧村改造申请,涉及890户3625人。前来参观学习的杉林村村长王荣生:
【录音:看了他们的规划模式,老百姓都非常满意,我们很受启发,我们也将按照梅江的模式进行旧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