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孕育魅力——赣州扎实推进“平安赣州”建设纪实

31.10.2013  09:39

    青山叠翠,贡江扬波。

    10月29日傍晚,华灯初放,赣州城区古城墙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或行或坐,看贡江灯光倒影,波光点点。人们的畅谈与欢笑相融,沉浸在平安和谐的氛围中。此时,古城墙附近的东河大桥桥头,章贡公安分局的执勤民警正在例行检查出城的出租车。人们不为这常态化的检查而惊奇,知道正是有这些公安民警的忙碌和奉献,才有老百姓安宁美好的生活环境。

    赣州市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综治优秀市,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综治“长安杯”荣誉称号,公众安全感测评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9月中旬,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城市评选中,赣州市被授予“201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赣州,如今,在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平安和谐呈现在赣南这片红土地的每一处,中国梦的赣州篇章正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现实模样。

    群众需求,这里没有盲点

    “平安赣州”建设是发展之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勃发,基础更加牢固。

    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创优振兴发展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以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基础性、源头性工程来抓。

    采访中,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一名民警说:“‘平安赣州’建设是顺应群众需求,作为市中心城区所在的治安管辖部门,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担子,但我们的工作不分你我,在齐抓共管中形成合力,重点化解矛盾,排除险情,拧紧稳定阀门。”据悉,章贡公安分局结合“三访三评”、“三送”和“两实”管理工作,深入辖区楼院、校企、厂矿等地,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延伸治安管理触角,及时发现各类可能引发、激发矛盾的苗头线索,坚持把调解矛盾纠纷和处理信访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防止矛盾激化放在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力争早发现早解决,防止小事拖大,易事拖难。

    类似这样层层强化管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情况,在全市成了一种常态化机制。这得益于我市将“平安赣州”建设列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在创造经济增长的“显政绩”时,抓好社会平安的“潜政绩”,市委、市政府还特地下发了《赣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奖惩办法》,强化责任奖惩机制,推动形成平安建设合力。

    在具体工作中,全市以“三级预警”控源头,“三调联动”促化解,“三网整合”严防控,在重点领域、行业、群体中建立信息员制度。在基层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在所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成立调委会,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矛盾多发领域组建专业调解组织,推进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健全双向互动的“三调联动”机制,实现群众投诉零成本、司法确认低收费、诉调对接近距离,最大限度地在一线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同时,全市将“天网”建设列入市政府百件民生实事,视频探头延伸到农村地区,完善边际治安卡口,构建“网随城扩、点随人动”的立体治安防控网。在经营性上网场所100%安装安全系统,完善了网上犯罪落地查处,形成“虚拟社会”现实防控网。在住宅小区安装“平安E网报警系统”,报警功能连接到小区值班室和110警务平台,家庭报警、小区防范和“天网”监控互联互通,完善了区域实用技术防控网。

    创新机制,这里活力迸发

    “平安赣州”建设是和谐之路,赣州始终坚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全市人民感受平安和谐带来的幸福。

    10月29日,市民刘致远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原来是章贡公安分局发布的,内容是提醒市民如何增强防范意识,慎防家庭财产被盗等知识。当天,在章贡区下壕塘社区,有一支“大妈义务巡逻队”在派出所片警带领下,到小区巡逻维持治安,调解纠纷。据悉,章贡公安分局南外派出所依靠群防群治保平安,着力提高街面见警率,实行“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社区民警则带领治安巡逻队在片区进行步巡、车巡,还通过QQ警务室、微信、网上派出所、警察微博等途径,发送安全防范提示等信息,从而构建了集人防、车防、技防于一体的立体巡防网络,使群众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

    我市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各方智慧,勇于探索实践,激发“平安建设”的活力。创新对违法犯罪打防机制,抓住治安问题多发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容易滋生问题的客运、采矿、建筑等重点行业,问题较多的公共娱乐、餐饮旅馆等重点场所,适时开展专项整治;严管严控危爆物品,加强校园、供水供电、交通要道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防止发生现实危害,增强群众安全感。同时,全市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完善社区矫正“统一接收、统一建档、统一分派、统一巡查、统一奖惩、统一宣告”机制,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监管;健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强制收治和有奖监护机制,解决该类人员生活来源及失控肇事的问题。同时,全市创新联动处置应急机制,组建了19支县级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发挥专业处置优势,承担急难险重的应急任务;全市成立了400支市县原籍干部维稳队伍,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参与做好原籍地稳定工作。

    为了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平安和谐,我市在中心城区创新巡防模式,组建了城区治安巡防队,设立了6个治安管理服务站,成立了阵控专职队、反扒专业队和派出所治安巡防队,以多见警、控发案、抓现行作为重点,提高与违法犯罪人员的碰撞率。

    不歇追求,这里只有起点

    “平安赣州”建设是魅力之魂,只有平安和谐的城市才有更加绚烂夺目的魅力,吸引外来人口安家兴业。

    谈到赣州的投资创业环境,10月29日,从福州到赣州投资兴业的游亘焕这样说:“这里的市里文明,我时刻能感受到安全,再晚出去也不担心会发生什么危险。”从南昌搬到赣州居住的胡开清说:“我在赣州住了两年,这里治安好,山好水好,人也好。”采访中,这样评价赣州的外来人非常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平安赣州”建设赢得的是老百姓的心。

    近年来,赣州夯实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创建力量。首先,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综治维稳机构专设,人员专配,经费专列,加强“两所一庭”建设,乡(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司法所长按副科级配备,社区工作人员经济待遇由财政拨付,确保有人干事、有机构管事。其次,全市组建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村(居、社区)社会管理服务站,搭建群众事务代办平台,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逐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网格化、信息化。同时,全市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学校、平安园区、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铁路、平安景区、平安边界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鼓励群众参与,迸发创建动力,以基层平安促进“平安赣州”建设。

    目前,“平安赣州”建设已经成为每一个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以及热爱赣州的市民的不歇追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守护着赣州的平安和谐。市政法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的“平安赣州”建设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将继续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传统,抓住民生保障这一根本,不断打牢平安建设的社会基础,让平安建设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

    风正潮平好扬帆,任重道远自扬鞭。在创建“平安赣州”的征程中,赣州每一天都在新的起点上出发。(来源:赣南日报 记者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