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江西”持续向好 公众安全感指数全国继续名列前茅

25.12.2013  22:06

    社会治安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公众安全感指数分别是96.1344%、96.0388%和96.4189%,持续在96%以上的高位运行,在全国继续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伴随改革和发展的脚步,平安江西建设奏出的和谐音符,正融入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八成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时间:11月20日。事由:沈某的三轮车与刘某的摩托车在十一都村村口发生事故。调解人:沈兰花。结果:达成1200元补偿和解。”广丰县崇峰乡十都村的矛盾化解纠纷台账,详细记录了每个矛盾化解的全过程。

  现在,全省正在推行这样的矛盾台账管理和月交账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了化解矛盾,江西省还建立了领导包案、行业矛盾化解、抄告督办等一系列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去年以来,全省排查矛盾纠纷15.6万余件,调处成功15.1万余件,成功率为96.1%,其中,八成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和村居。

  针对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纠纷等几类突出矛盾,江西省还进行分类重点化解。对医患纠纷,在市、县建立专业调解中心,组织医学、法律专家以中立的第三方身份进行调处,去年以来,调处3000余件,成功率达92.3%。对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纠纷,建立校地联动机制,去年以来发生的33起纠纷,全部化解。

  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矛盾纠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江西省实行源头治理,施工单位将计量工程款的12%作为民工工资保证金分期存入建设单位指定的银行,为民工办理银行卡,民工凭银行卡每月到银行领取工资。一旦发生施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由建设单位直接从保证金中支付。这一做法今年已经在昌樟高速扩建项目办试点成功,5300多万元民工工资足额发放。

   社区“网格化”走出社会治理的新路

  每天8时,南城县坑口新村村民李芬就会来到居民楼巡查,道路的窖井盖是不是丢了,邻里间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等事情,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因为她是坑口新村第7单元格的网格员。

  从今年起,南城县在全县实行“网格化治理”。以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家庭数量,将治理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以乡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民警、教师或者志愿者为网格团队成员,在网格范围内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和服务,让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个呼声都有人听,每一项任务都有人做。

  南城县推行社区“网格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正在南昌、宜春、鹰潭推开,其他设区市进行试点,明年将在全省推开。

  江西省不仅在社会治理上积极创新,在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上也勇于创新。出台一系列特殊政策,破解安置帮教难题,去年以来,刑满释放人员接回率达99.82%,重新违法犯罪率仅1.51%。在县级建立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截至今年10月,全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9625人,重新犯罪率仅为0.026%。针对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分别落实牵头单位,采取不同措施教育管理帮教。去年以来,未发生青少年团伙犯罪重大案件,未成年犯占全部罪犯比例较前三年平均水平降低1.03个百分点。

   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扶平安创建

  走进新干县麦斜镇,随处可见这样的警示标语——“本辖区为邻里守望区域,该区域的居民区和贵重物品已被严密看管,勿行窃”、“遇到可疑事,及时联系民警”。这是该镇今年推行“邻里守望”平安创建活动后出现的场景。

  从平安家庭、平安楼院、平安小区、平安村居(社区)创建开始,江西省正逐渐扩展到创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县(市、区),创建的层次和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深化平安江西建设,今年起,江西省全面启动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扶平安创建工作。省综治委选派100个省综治责任单位,对县(市、区)平安创建工作实施挂点帮扶;市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扶乡镇(街道);县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扶村(社区)平安创建工作,力争有一批县(市、区)达到平安创建标准,以基层平安促进社会平安。

  在挂点帮扶过程中,各综治责任单位督促指导挂点地区开展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基层行业平安创建、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夯实综治基层基础等工作。挂点单位纷纷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帮助基层解决在平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帮扶工作还列入省综治责任单位年度综治考评内容,作为评选综治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县(市、区)发生影响平安的重大问题,挂点单位负连带责任。

  平安是福气,平安是环境。只有盘活社会资源,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把平安江西建设当作自己的事,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见实效。(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