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受热捧成代步工具 交警:不得上路

23.10.2014  11:55

记者在浦东的一家电动平衡车销售实体店内看到,各种样式的电动小车一应俱全。

图为一位男青年正在室内使用电动平衡车

图为一位外籍顾客正在体验电动平衡车

东方网10月22日报道:近来,一种名为电动平衡车的新型代步工具频现上海街头。这一“酷炫”的新鲜事物虽然备受年轻人青睐,但也引发了社会对其安全方面的质疑。对此,上海交警部门给出权威说法:平衡车属玩具范畴,不具备道路行驶权。

电动平衡车、智能平衡车、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智感车……繁多的名号所指代的,都是近来活跃在上海大街小巷的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平衡车通过充电保证动力,目前市场上这类平衡车又分为两轮和独轮两种,结构均十分简单,操作也并不困难:不论独轮还是两轮,平衡车均采用站立式驾驶的方式,没有方向盘,也没有刹车油门。行驶的过程依靠人体自身的平衡系统,当身体重心前倾时,为了保证平衡,需要往前走,重心后倾时同理。

平衡车一问世,就受到了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者的追捧。由于操作简便,易于携带,平衡车已经成为不少上班族的日常代步工具,被誉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神器”;而一些私家车主也选择在后备箱中放一辆平衡车,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市场上,电动平衡车售价差距较大,最便宜的售价仅在2000元左右,最贵的则超过万元。而对于其性能,有商家宣称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0公里左右。虽然这一速度仅比自行车略快,但是由于平衡车特殊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因此一旦出现操控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平衡车更大的争议,来自于对其性质的认定。平衡车究竟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需不需要上牌照?应该开在机动车道上还是非机动车道上?能不能开上人行道?出了事故如何认定?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上海交警部门坦言,由于平衡车属新生事物,暂时还没有对于这类车辆的法律与法规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电动平衡车并不具备道路行驶权。

交警部门表示,平衡车属玩具范畴,并非交通工具,因此不应在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道行驶;另一方面,平衡车与滑板、旱冰鞋等性质相近,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行人在道路上不得使用此类滑行工具,这也就意味着平衡车也不能开上人行道。交警部门提醒,由于平衡车不具备路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性质难以确定。因此除了封闭的小区道路等环境,并不建议市民使用这类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