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电影盘点 2013年不该被遗忘的电影
到了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各种年终盘点陆续出炉,电影界也不例外。近日,法国《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和英国著名电影杂志《视与听》(Sight &Sound)先后公布了“年度十佳影片”的名单。两本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权威电影杂志,前者仍然顶着法国新浪潮的光环;后者作为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专业电影杂志,该刊物每年评选的年度十大佳片,则是来自全球超过100位影评人、策展人、电影学者共同投票选出的结果。日前,早报记者采访了来自两岸三地的影评人、学者,以及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对评选结果做出个人的评析。
大多数受访的国内影评人并未全数看过上榜电影,甚至因为资源限制,有一些只看过三四部,但他们皆表示评选结果基本在意料之中。沪上电影工作者妖灵妖认为:“两个榜单都没什么特别意外的选择,都符合这两本杂志以往的追求全球视野、艺术风格至上的作风。两本杂志在审美上肯定存在差异,但不是很大。这些年来两者榜单里都有过重叠的影片,只是名次之分而已。”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艺术美学博士卫禹兰肯定了两个榜单一如既往地重视艺术的先锋性和意识形态的先锋性,但她同时感觉有些可惜:“这种先锋性已经越来越概念先行和陈词滥调化,总体没有太大的惊喜。比较起来,我最喜欢《绝美之城》,它有意大利的那种丰沛感,没有那么概念化。”
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研究员肥内认为,《视与听》的结果是一种更为“顾全大局”的选择,而《电影手册》则延续了“作者控”的风格,“只想捍卫自己的品味”。影评人magasa也表示认同:《视与听》因为投票人的参与数量,更像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电影调查,有一定代表性;而《电影手册》只是内部十几个编辑投票的结果,采样范围很小,标榜的是立场和态度。
影评人、《迷影文化史》作者大旗虎皮综合分析:“只要对西方电影评价体系有一定的把握,就知道这些影片是整个西方电影评价机制的结构性结果。每年两本杂志都有一定的重合,今年也一样,比如金棕榈奖获奖影片《阿黛尔的生活》——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他们才敢不选金棕榈。双方都选择了《地心引力》,表明重视电影语言的态度。《电影手册》选《林肯》比较意外,不太符合《电影手册》传统的价值立场。我不喜欢《春假》,影片的摄影和剪辑很精彩,但也仅此而已,导演本质上想说的内容实在太单薄了,有点无病呻吟、自我重复。《视与听》选了《自私的巨人》和《弗朗西斯·哈》,说明他们对英美的独立电影创作比较重视。”
纪录片荣登年度第一 “不稀奇”
荣获今年《视与听》年度榜单之首的电影是由美国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执导的纪录片《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这部影片以超越常规的超现实方式讲述了1965-1966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场政治大屠杀。当年,为逃避责任,印尼军方将屠杀任务交给当地流氓执行,导致一百多万印尼共产党、左派人士、知识分子和华人遭到屠杀。和许多反思历史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该片的切入点可谓“令人咋舌”。看了毛片后主动要求担任执行制片的著名德国导演赫尔佐格一连用“可怕、超现实、十年难得一遇,史无前例”形容这部电影。盖因该片导演在印尼七年的拍摄期间,由于受迫害的幸存者及其家属仍然笼罩在过去的屠杀阴云之下而敢怒不敢言,拍摄频频受阻的导演只能另辟蹊径,转道采访了四十多位当年的“刽子手们”,从他们充满“炫耀”性质的“光辉”回忆中揭露政治迫害的真相。更讽刺的是,最后一位刽子手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莱坞黑帮片和艾尔·帕西诺的铁杆粉丝。于是更大胆的设计出现了,导演直接把舞台和镜头全部交给了这些屠杀者,让他们以一种想象中的好莱坞英雄片的公式重现当年的屠杀场景。在一幕幕的火光杀戮中,这些不知悔改的屠杀者多年来坚信的一套“正义理论”也逐渐面临着崩塌,在真真假假间,人性的恶与弱被撕出一道道口子……这部电影早前在2013年柏林影展获得电影大观最佳观众票选奖、基督教评审团奖,同时也获得今年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电影奖。该片从《视与听》百位影评人中获得23票,其中一位影评人形容这部充满实验性质的纪录片是“一把匕首,一座断头台,一个疯人院中的忏悔盒。这是一堂骇人的历史课,教会了我们如何记住历史”。比较去年荣登《视与听》第一的电影《大师》,两者虽然题材截然不同,但都异曲同工地探索了战后人性的创伤与反思。
看过《杀戮演绎》的妖灵妖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评价该片:“让参与过1965年印尼大屠杀的杀人魔王来现身说法,把他当年杀人的过程演给你看,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线索,你在之前没有见过这样的纪录片,你在将来也不一定会见得到类似的纪录片。这种不可复制性的成立不仅因为它题材上的独一无二,也在于作为电影创作者,到底要站在哪个角度来展现这一切?在心灵和肉体上与魔鬼同行的时候,不仅是创作者,也包括观众,都会经历一次深刻的道德分裂,究竟杀人犯是罪不可赦,还是你也可以随着他们的荒诞作为和语言偶尔暧昧地一笑,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而这正是绝大部分其他上榜的作品所无法带来的某种快感。”谈及这部荣登第一的电影类型,他认为:“纪录片入选也不是第一次,所以并不用感到意外,《电影手册》还曾经把电视剧(《24小时》第一季)放到年度十佳里。”
而来自台湾的影评人肥内提出了略微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视与听》给了纪录片首佳,多少有点矫情。往往这种出乎意料的第一名都暗示了一个不能说的意义:年度常规影片都没能够得上资格拿冠军。所以,第二名给了《地心引力》更使这心声昭然若揭。就好像某一年美国音乐杂志《Spin》年度专辑第一名也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你的硬盘’,意味着在下载全面攻占大部分乐迷的世界里,当然是乐迷自己的电脑存有最好的音乐;但这种‘姿态’是消极的,那年的第二名印象中是Radiohead一张不怎么样的专辑。”
荣登《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影片之首的作品是由法国导演亚兰·吉侯迪执导的“同志”影片《湖畔的陌生人》。这也是继去年《神圣车行》荣获第一之后,法国影片再度登上《电影手册》评选榜首的位置。对这部电影评价颇高的影评人肥内接受采访时说道:“两张单子我都各看过四部而已,所以很难说得精准。不过,《湖畔的陌生人》上榜《电影手册》是可预期的,只是没想到会是这么高的位置。至于入选《视与听》则更显意外。一个喜欢《弗朗西斯·哈》与《绝美之城》的媒体,应该不会爱《湖畔》吧?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湖畔的陌生人》的。它有导演吉罗迪一向的冷幽默,而且这次表现得更加简洁了:直接在一个看似开阔但却封闭的空间(因为拍法的关系)中,描绘了一组组看似非寻常却又非常日常的‘同志’情事。最终却又在应该程式化实际又非常开放性的点上终结,同时也将一种阳光普照的具体世界拉到昏暗蒙昧的抽象意识中。简单来说,没有炫目的效果也没有繁复的情节,可是却制造了非常复杂的情绪以及极佳的效果。不管从创作力、制作面以及鼓励性来说,都是非常出色的例子。”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