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二十年仍记得乡音和家乡味道 她终于回到家

14.04.2015  09:49

  ●20年前 临川区一名8岁女孩被骗到深圳卖花尝尽苦头

  ●近日在志愿者和警方帮助下 找到了失散20年的娘家人

  20年前,年仅8岁的临川姑娘周小琴被堂姑带往深圳卖花被骗后从此与亲人再未谋面;20年后,小琴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登记了寻亲信息,在志愿者和警方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失散20年的妈妈。

  4月13日,记者前往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听小琴讲述这段艰辛而又幸运的寻亲故事。

  和亲戚去深圳卖花 小女孩从此回不了家

  周小琴的母亲丁大仙对于女儿走失的经过记忆犹新。隔壁叔公家的女儿(小琴叫堂姑)在深圳做生意,1995年夏天,堂姑说带8岁的周小琴去深圳卖花,每月给100元酬劳。堂姑又保证,只去一个月就带回来。考虑到当时家庭困难小琴的父母最终同意了。

  一个月过去了,小琴没有回家。家人想着是自家亲戚,也没在意,当时丁大仙心想,春节时堂姑应该会带女儿回来。可没想到春节过去了小琴和堂姑还没有回来。直到1996年5月,堂姑的大女儿上门才知小琴在深圳卖花时丢了。

  为了寻找小琴,1996年10月,丁大仙夫妻俩前往深圳想边打工边寻找女儿,随后两人又前往惠州。只要一听说哪有小孩在卖花或乞讨,两口子就会立即赶赴前往辨认,可每次无功而返。

  2009年,丁大仙的爱人周开芳被查出患有胃癌,并于2011年7月去世。临终前,周开芳嘱咐妻子一定要找到女儿。没有爱人的支撑,丁大仙只得带着无尽的遗憾回到了临川老家。

  辗转多个收容所 未曾磨灭寻亲梦

  周小琴告诉记者,当年以为堂姑带她去深圳玩,没想到被骗了。在深圳时,每天早上,堂姑会将十几朵玫瑰花交给小琴,然后让她上街头抱着行人的腿强行售卖。每到傍晚堂姑会塞两个包子给小琴充饥,直至晚上八九点钟,堂姑才会将她接回住处。如果花卖得不多,堂姑的一个女儿还会动手打她。

  在深圳市的一次市容整治行动中,在街头卖花的小琴被带到了收容所,小琴说不出住址、家长姓名等身份信息,被当作了流浪儿童。此后,小琴先后辗转多个收容所。她还睡过桥洞,过过风餐露宿的生活,不过在桥洞生活的日子里她认识了大自己12岁的张围林。之后,小琴去了梅州认了张围林的父亲为养父,改名为“张小琴”。

  小琴长大后与张围林日久生情,成了夫妻。如今,当初那个卖花的“小姑娘”已是3个小孩的母亲。心中那份对父母的思念,也从未磨灭。

  央视《等着我》节目牵线 失散母女再重逢

  3月下旬,小琴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等着我》时,记下了宝贝回家寻子网网址,然后在网站上登记了寻亲信息。

  小琴记得自己的家在江西抚州,老家方言吃饭说“掐番”,家里有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妈妈名字里有个“”字,哥哥叫周鹏华(音),姐姐叫周燕华(音)。每到端午节,家里会煮红豆粽子,老家还会腌制一种绿色的菜梗……

  志愿者“蝶恋花”与她取得了联系。根据小琴提供的生活习俗,志愿者把目光瞄准了临川区。通过查询人口信息资料,“丁大仙”映入了志愿者的眼帘。为了找到丁大仙,志愿者与云山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抽取两人血样DNA比对,确定周小琴与丁大仙系母女关系。受央视《等着我》节目组邀请,4月10日,丁大仙与小琴在北京参加了节目录制。母女俩在相隔20年后重逢。

  4月12日,母女俩回到了临川区云山镇家中,丁大仙专门下厨亲手炒了几道菜给女儿吃。丁大仙觉得是自己让小琴缺失了母爱,小琴说自己从未怪过家人,能与亲人们团聚已经非常幸运。

  文/图 黄选文 邓海龙 江南都市报记者舒晓燕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