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户”40年 八旬老人可享高龄津贴了

04.11.2015  09:37

  南昌县三江镇东庄村老人胡根女今年82岁,本可享受儿孙满堂的晚年生活。然而,老人42岁时因丈夫去世,改嫁到丰城袁渡镇。十几年后,第二任丈夫病故,她再改嫁到临川区一偏远乡村,未料到第三任丈夫又撒手西归,她回到第一任丈夫的故乡即三江镇东庄村。由于老人在第一次改嫁中遗失了户口,当了40年“黑户”,无法享受高龄津贴及农保待遇。

   命运多舛 数次寻栖身地

  东庄村委会支部书记王银根向记者介绍,胡根女四五年前搬回东庄村。胡根女深知农村非常忌讳“白虎回头”,当时借居在村口山头的一个庵堂中,她的5个儿女只在逢年过节时去看望她,送一些基本生活物资。一年后,因庵堂雇专人看管,她不得不另寻栖身之地。她的小儿子出面搭建了一间毛坯房供老人入住。之后,村委会筹集资金为毛坯房进行加固、装修,添设了一些生活设施。此后两三年间,老人的一个儿子遇车祸致残,一个儿子因盗窃入罪,几位亲人误认为这是母亲“白虎回头”带来的厄运。这不仅加重了老人的痛苦,还几乎断绝了她与儿孙之间的亲情来往。

  王银根说,有些封建思想及陋习在农村根深蒂固,改变它要漫长的过程。现在,胡根女的5个儿子已步入中年或老年,除两个儿子分别因车祸致残、盗窃入罪外,其余三个儿子的生活也不宽裕,孙子、孙女在外地务工。

   作为特例 为老人争取办低保

  近日,记者随三江镇政府调查社情民意走访中了解到,在镇政府及当地派出所的努力下,胡根女于9月17日、10月27日补办了户口、身份证。

  胡根女老人终于有了“身份”,她能否享受高龄津贴及农保待遇呢?就此,记者与三江镇政府沟通。该镇妇联主任袁庚玉明确表态,镇里一定会尽力满足老人的诉求。

  袁庚玉向记者介绍,目前该镇正为老人申请补办高龄津贴和农保。80元/月的高龄津贴可从2012年10月补发,预计本月内老人可一次性领取近3000元的高龄津贴。按照南昌县最新出台相关规定,2015年6月以后补办的农保一律不予补发。因此,80元/月的农保金只能从11月起按月发放。

  袁庚玉表示,胡根女有5个儿子,按照低保救助规定,她不具备办理低保条件。但镇政府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性,以及她5个儿子的现实情况,年底前将其作为“特例”,纳入低保新增对象。不过,申请中仍需走低保公示等程序,接受村民及社会监督。如果当地村民没意见,明年年初起,老人有望正式成为低保对象,并享受260元/月的低保收入。

  袁庚玉还表示,下一步,镇、村干部将积极做好老人儿孙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摒弃陋习,主动关心老人。

  江西日报记者 童梦宁

  QQ:317737603

  电话:0791-86849791

  新浪、腾讯微博@童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