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同名负罪10年 公安法院屡认错未清除案底

13.01.2014  20:37

夏添,十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他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份法院判决书。判决书显示,因为实施抢劫,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事实上,抢劫是一个跟他相同年龄,相同姓名的另一个夏添所为。由于公安机关的疏忽,误将清白夏添的信息留作案底。十年来,清白的夏添被当作有前科的人员重点管控。当地的公安法院虽然屡屡承认错误,但错误信息一直没能彻底清除。

为话剧大戏费用抢劫手机

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早上,另外一个夏添打来电话,在过去的十年里,他过的同样不轻松。

责任深重的十年开始于2003年,夏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直喜欢文艺的他是学生干部和文艺骨干。学校每年年底或年初都要排演一部话剧大戏。那一年的话剧改编自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演员多达二三十人。由身为校话剧团团长的夏添出任导演,并担任男主角保尔柯察金。

在那一年的舞台上,夏添成功诠释了保尔的正面形象。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另外一个舞台上,他却扮演了一个至今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反派角色。由于执导这部话剧,夏添他们的实际支出超出学校预算800元,这是他当时的生活费无力偿还的。而且,由于并不是用于学习的费用,夏添也没好意思向家人伸手。离账目报销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天晚上,和两个同学喝了点酒之后,夏添想出了“抢一部手机变卖”的馊主意。走出饭店大门,三个年轻人直接就在旁边的居民小区门口实施了抢劫。

在公安局呆了一夜后,第二天,夏添被直接送到了看守所,之后三个月,他一直在看守所度过。2003年7月份,夏添拿到了由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考虑到三个人均是在校学生,而且是初犯,未造成严重后果,法院裁定对他们实行了缓刑。夏添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但是,夏添一直记得,最早的那份判决书在他的身份上有一些差错。在判决书上,所有的案情是他所为,名字也是他的名字,然而,身份证号却不是他的。

由于当时夏添上了大学,他的户口已经转到学校,所以,当办案民警到他所交代的住址调取他的资料时,派出所已经没有他的信息。但巧合的是,辖区里有另外一个夏添,正好也是20岁。民警并未仔细核查,便将另外一个夏添的身份证号等信息调走,这个信息进而被检方提起公诉,并被法院采纳。

【1】 【2】 【3】 【4】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