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一万年前最冷时期中国诺亚方舟是三峡

04.02.2015  13:29
原标题:考古发现:一万年前最冷时期中国诺亚方舟是三峡

考古学家在迷宫洞内挖掘化石

迷宫洞进口

▲迷宫洞所在的峡谷历史上气候非常温暖 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如果你看过《冰河世纪》,一定还记得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背井离乡找避难所。如果它们够聪明的话,一定会来重庆,因为———

在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的著名系列经典动画片《冰河世纪》中,猛犸象曼尼和它的小伙伴们为躲避寒冷的冷冻世界,背井离乡四处逃窜,漫无目标寻找理想的避难所。其实,它们可以到三峡地区来求生———最新研究表明,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那个时期,三峡地区成为全中国地区唯一一个动物们的诺亚方舟。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经过对巫山迷宫洞的数年研究,研究人员成功对一万多年前三峡地区的古环境、古气候和古生态进行了还原。这一最新研究成果由该研究所研究员庞丽波、陈少坤等5人写成论文《中国三峡地区迷宫洞哺乳动物群的古环境与年代学分析》,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国际第四纪》上。

溶洞挖出大量化石

为研究人员这一成果提供确凿证据的,是位于巫山县抱龙镇马坪村的迷宫洞。

迷宫洞距巫山县城车程80公里。在峻峭的两山间,抱龙河穿山而过,迷宫洞就在河边。从一米多高的洞口走进去,一座宽敞的“大客厅”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迷宫洞的主洞。

研究员陈少坤介绍,主洞呈圆锥形,高三十多米,宽几十米,生长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除了主洞还有四个支洞。迷宫洞最早被外人所知是在1999年,当时有关部门准备对该洞进行旅游开发。那一年,考古学家们在洞内发现包括鱼类、爬行类、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灵长类、肉食类、长鼻类、奇蹄类和偶蹄类动物的大量化石。经测定,确定该遗址化石层年代为13150±190年前,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时期。

部分化石重庆首现

不同类的化石怎么会一起埋在迷宫洞内?陈少坤分析,这些动物生前应该都生活在抱龙河边的山上,死后被水冲到迷宫洞内。

经鉴定,迷宫洞出土的化石有47个物种,其中哺乳类动物有45种。这些动物中,既有常见的蝙蝠、刺猬、猕猴、野猪等化石,也有如今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鬣狗化石,被称为四不像的麋鹿化石,还有5种早已灭绝的物种化石,包括巴氏大熊猫、剑齿象、华南巨貘、梅氏犀、转角羚羊。

这些物种很多都是在重庆地区首次发现。”陈少坤介绍,比如人们熟知的麋鹿,就一直生活在东南地区,这是第一次在重庆地区发现。还有鼠兔,从来就没有出现在长江以南。

更特别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称为响蜥的蜥蜴化石。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响蜥早在4500万年前灭绝,这次在迷宫洞内的发现将推翻这一论断。

动物来自三个方向

在整理动物化石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在45种哺乳类动物中,并不全都是三峡地区的物种,有11种是外来物种,包括梅氏犀、转角羚羊,以及麋鹿、艾鼬等。

这些动物都不是三峡地区土生土长的物种。”陈少坤介绍,已灭绝的转角羚羊主要生活在河北北部到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艾鼬主要生活在西藏或北方地区。

通过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动物主要来自三个大方向:从华北、东北方向迁徙来的,有梅氏犀、转角羚羊、东北马鹿;从东面迁徙来的有麋鹿;从西边青藏高原迁徙来的动物最多,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包括藏鼠兔等。

路途艰辛,动物们是怎样迁来的?北方的动物又是怎样过的长江?陈少坤说,目前只知道它们大概的迁徙方向,对具体的迁徙路线并不明确。至于北方来的动物,由于那时长江干旱,河水较少,再加上天气变冷,很有可能江面会冻住。

三峡成为世外桃源

这些动物为什么会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到三峡地区?“因为这里是目前已知的末次冰期时期,动物们唯一的避难所。”研究员庞丽波介绍,如同电影《冰河世纪》里描述的一样,一万年前的地球,正处于260万年以来最冷的时期,也是有人类活动以来最冷的时期,地球到处覆盖着冰川,为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动物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动物们最终搭上的诺亚方舟,就是三峡地区。陈少坤介绍,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三峡地区有没有冰川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巫山山脉有很大的冰川,另一种认为三峡地区没有冰川,冰期对三峡地区没有影响。

这次的研究表明,冰期对三峡地区确实有很大影响,但影响并不像北方那样大。那时虽然也受到整个大环境变冷的影响,但由于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三峡地区并不像北方那样冷得厉害,对动物们来说温度相对适宜。同时,三峡地区由于多高山,落差大,气候多样,当天气转冷时,动物们就往山下的河沟地带迁徙;等春暖花开时,再回到山上。就这样,三峡地区成为动物们的世外桃源。陈少坤说,这也是当时中国大地上唯一的一处动物避难所。

一万年前三峡地区

古代气候如何?

平均气温比现在低6摄氏度

大量化石的出土,也为专家们推测三峡地区古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万多年前的三峡地区气候是什么样?“那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至少低6摄氏度。”陈少坤介绍,那时三峡地区冬季温度与现代比较要低,季节性气温变化可能与如今的华北一带比较相似,“也就是说,那时三峡地区不是属于亚热带,而是温带气候。

支撑研究人员这一结论的,是在迷宫洞中发现的梅氏犀等大量适合温带或高山环境生活的动物化石。陈少坤介绍,梅氏犀是一种喜好温凉环境的动物,更新世时期冰期出现后,北方变得更冷,迫使适应温带气候的梅氏犀南下,迁徙到长江流域。

除了比现在更冷,当时的季风也比现在强劲。陈少坤介绍,清理出的化石中包括麋鹿化石,麋鹿主要生活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最西不过到湖北。麋鹿的生活环境有个特色,只在有东亚季风的地方才会有麋鹿。麋鹿化石的出土,也证明当时东亚季风相对显著,在夏季带来较多降水。

除了东亚季风,当时还有北方吹来的风。陈少坤介绍,在巫山县修建新城时,曾发现十几米厚的黄土,经鉴定,这些黄土来自于一万多年前的北方。

地形环境怎样?

山不高沟不深地貌更加开阔

一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地形环境又是什么样?

相比现在人们看到的三峡地区的高山深谷,那时的地貌更加开阔。”陈少坤介绍,在发掘出土的化石中有转角羚羊的化石。转角羚羊生活在河北北部到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它们喜欢生活在开阔的山间谷地。这就说明,当时三峡地区的山没有现在这么高,沟也没有现在这么深,而是属于更加开阔的丘陵地带,森林相对稀疏,林间有灌丛和草地。一万多年来,随着河流不断地切割,以及地壳运动,当年开阔的丘陵地带,变成了如今的高山大川。(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