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台军将领答记者:南沙若开战当然帮大陆

17.12.2015  13:53

  核心提示:1988年解放军收复南沙赤瓜礁后,当时台湾“立委”就此询问台军将领郑为元,如果大陆为南沙主权作战,台湾应该帮谁?郑为元不假思索便表示,“从理论上讲当然是帮大陆,毕竟南沙是中国人的土地。

台军早年曾在太平岛兴建过小型码头。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田聿,原题:南沙有战事台湾应帮谁?台军将领曾称当然帮大陆

  台湾“总统”马英九计划12月12日巡视南沙太平岛的行程因内外因素叠加而搁置,有关让台军重返太平岛的呼吁也再度沉寂。1956年台军在太平岛上实现常年驻守时,满怀守卫南沙诸岛的豪情,蒋介石甚至考虑以此为基地向外扩张。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和台湾当局不断回缩的政治视野,1999年太平洋岛防务转交给“海巡署”后,台军在南沙的影响力已“自我边缘化”到几乎消失的境界。

  在“太平”舰上宣告收复太平岛

  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自古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渔民路经南海或南海捕鱼歇息大半会选择在太平岛,当时这里被称为“黄山马”。民国时期,中国连年内战,国力消耗严重,无力保护南沙诸岛。1933年,法国驻印度支那殖民当局派兵侵占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海七岛礁。1939年4月,侵华日军强行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并横扫南沙群岛,将太平岛更名为长岛,纳入台湾高雄市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后,法军再度侵入南海诸岛。

  基于这一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决定派遣舰队重返南海,收复西沙、南沙群岛。1946年12月12日,中国海军舰队到达黄山马礁,舰队指挥官林遵下令派遣陆战队员登岛,随后在岛上升起国旗。14日,林遵下令清除法日侵略者留下的残碑,以“太平”号军舰名命名该岛,并将写有“太平岛”三个大字的水泥碑竖立在岛的西南部,作为中国政府收复南沙群岛、对南沙群岛行使领土主权的永久标志。数艘法国战舰在距离中国舰队约50海里外的水域徘徊不肯离去,但面对“太平”号森严的炮口也不敢轻举妄动。1946年除夕,林遵在“太平”舰上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胜利收复西沙和南沙群岛。1947年,中国国民政府命令将东、西、南、中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遂将太平岛守备队撤回。1956年3月,菲律宾海军学校校长古马洛胡说“发现与占领南沙群岛”,遭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一致抗议。为宣示主权,当年6月,蒋介石命令台军派遣“立威舰队”和“威远舰队”重返太平岛,驱逐菲律宾军民,台军两栖侦察班、水中爆破队、两栖战车队、陆战通讯队在岛上实现常年驻守。至此,终于确立中国人对太平岛的有效控制权。

  蒋介石曾谋划建海空基地

  太平岛是南沙诸岛中唯一有淡水来源的岛屿,台军考察报告称,当地长期驻军规模可达两个连,具备其他南沙诸岛都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对保卫中国南海领土主权意义重大。

  蒋介石派兵进驻太平岛后,并不满足于仅仅防卫南沙,还试图以此为基地向外扩张。1958年2月,印尼内战爆发,出于反共目的,台湾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迅速展开帮助印尼革命军的海空输送作战。蒋介石密令台军“参谋本部”展开太平岛海空临时基地建设研究,即“南海作战计划”,这是台军针对太平岛军事用途所做出的最早研究。

  经过台空军的实地勘察,认定太平岛可以修筑一条长1100米、宽70米的陆上跑道,约两月就可完工。该岛东南侧水域还可开辟水上机场,不过需要天气良好、风浪不大时才可使用。但当时台湾用来支援印尼革命军的B-26和P4Y飞机在满载起飞时需要至少1370米跑道,而太平岛只能修筑1100米长的跑道,仅可供飞机紧急着陆和中途加油之用,效用不大。台军“参谋本部”的最后结论是:即使发展太平岛为空军临时基地,对支援印尼革命军作战并无太大帮助。太平岛虽可作为海军港口,但实际不搞建设也可作为临时泊地,因此建议不予考虑。至此,“南海作战计划”在制定两个多月后,最后只能“存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