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忆河北63年大水:受灾2200万人老鼠都上树
核心提示: 后来有资料显示:当时由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区连降暴雨,引起太行山的山洪和海河各水系的特大洪水一齐向平原灌注……2200余万人受灾。
本文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年12月16日C02版,作者:常书侦,原题为:《亲历河北大水灾》
1963年8月,儿时的我经历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场大水灾,也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北大水灾,现在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我的家乡在冀中平原,村北是一条大沙河,出村东口两华里便是京广铁路。雨是从8月3日开始下的。平日阴天下雨是常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雨下了两天两夜后,有人去村外看庄稼,发现地里的水已经饱和,开始往地头的排水沟里流。但天空依然乌云翻滚,尤其是黑压压的云彩很低,像千万匹黑马向南奔腾着,很恐怖,吓得小孩不敢朝天上看。这时,已经有不少人家的房屋开始漏水,屋里的地上,甚至炕头上都摆上了接水的盆盆罐罐。待到第三天,已是沟满壕平,老太太们开始上香祈祷日出天晴。孩子们则把棒槌用绳子吊在屋门的门头上、小树杈上,用手晃动,便晃边唱童谣:“棒槌棒槌悠悠,晴天红日头……”就这两句,反反复复地唱个不停,而房檐上流下的雨水声,哗哗啦啦,让人心慌意乱,愁绪纷攘,坐卧不宁。
待到第四日,天依旧阴云密布,没有一丝裂缝,雨时大时小,没完没了。到后晌,雨下成“白汤灌”,如瓢泼一般。这天夜里,大人都不敢入睡,显得焦躁不安。这时候,村干部站在房顶上向全村喊话:“社员同志们注意听了,上级通知,西山口的水库告急,决定提闸放水!再不泄洪,水库就有决堤的危险!” 全村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来了。要知道,水库在我们村子西南方向30里处山垭口,往西,是半山区,往东,则是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在水库憋得水性大发的洪水,一旦冲出牢笼,将会是什么情景。还好,起初泄洪提闸程度并不太大。泄下的洪水,咆哮着进入我们村南八公里远的河道较宽阔的潴龙河。这时,竟有好事的青壮年男子,带着生产用的大铁叉与粗长绳子,前往潴龙河叉鱼。因为他们平日听说水库里的鱼大的有二三十斤重,水库提闸放水,有的鱼会顺洪而下。果不其然,他们回来时,肩上的铁叉把上系着粗绳子,绳子的另一端从大鱼的嘴中穿出系牢,就这么连扛带扯把两条三十来斤重的大鱼弄了回来。我们这个历来干旱的村子,哪见过比小孩子还要大的鱼。人们暂时忘记了忧愁,忙着杀鱼、刮鳞,在街头支起大铁锅,开始清水煮鱼。打鱼的人介绍:“这鱼从溢洪道冲出来时被撞昏了,就这样,我们用铁叉叉住后,几个人都摁不住。若不然,休想!”吃过鱼,短暂的兴奋之后,愁苦又重新占据了每个人的心头。夜晚,时而传来沉闷的扑通扑通的声音——那是土坯房子倒塌的声音。一夜之间,就有十多间房屋在雨中倒塌。此时,再顽皮捣蛋的孩子也老实下来,抱着娘亲的腿不肯离开半步。
到第五天的早晨,人们吃惊地发现,村里的水已经不再往外流。老鼠都爬到了树上。这说明,建筑在高处的村庄已经被洪水包围。霎时间,人们都傻眼了。若不撤离,全村人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这时,生产队长分析认为:西部山区的水汹涌而来,村北大沙河上京广铁路架的五孔大桥哪来得及泄洪?于是,他高声喊道:“青壮年们,带上家伙,扒铁路去!”这个想法和行动事关重大,人人都知道,京广铁路是国家的南北大动脉,谁敢?!但在生死关头,真是一呼百应!就在他们刚刚动手扒路基之际,上级派人来了,阻止了这一冒险行为,并组织人们撤离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万般无奈,人们扶老携幼,带着包袱和干粮,离开村庄。村子里,只留下二十多名青壮年守护。他们自扎了木筏,预防万一。
我随母亲带着家中仅有的那些米和面,到二十多里远的一位亲戚家躲避水灾。到8月9日,连续下了七天七夜的雨终于停了。洪水渐渐退去,人们开始返回家园。所幸的是:全村没有伤亡一人,总算躲过了一场大灾大难!此时,大人们便在生产队的组织下开始进行生产自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非灾区的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不断运来,分发到每家每户,温暖着灾民的心。
就在大人们奋力开展生产自救的时候,我们这些顽童,却比他们多了几分惊喜和欢乐。因为洪水退了,但地势较低的玉米和高粱地里的水还有我们的腰那么深,里面有许多小鱼在游,我们便用筛子在水里撵鱼捞鱼,一个个乐颠颠的。甚至,还发现了我们这里过去压根见不到的小虾和河蚌,让我们欣喜若狂!也有成年人捞了稍微大些的鱼,做成酥鱼,用铁桶盛了,挂在自行车后座的外侧,沿街叫卖,可惜当时家境不好,没有钱去买,因此,能够吃上酥鱼成为我儿时最大的愿望。
后来有资料显示:当时由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区连降暴雨,引起太行山的山洪和海河各水系的特大洪水一齐向平原灌注……2200余万人受灾。同年11月17日,毛泽东为《河北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