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掠影

25.01.2014  12:40

   反腐办案出重拳 “打虎拍蝇”见实效

  2013年,全市共立案584件,结案60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39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立案数、处分人数分别上升18.1%、20.34%。

  这一组组数据是警示,更是震慑。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查办案件作为核心职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查了一批大案要案,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有虎必打、有蝇必拍,反腐无禁区

  去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亮出利剑、砸出重拳,既打“老虎”,坚决查办党政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拍“苍蝇”,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惩治腐败的期待。

  据了解,我市坚持有“”必打,查办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查处了市商贸委原主任喻德火、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欧阳为民等9名县处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处分县处级干部13人,同比增长85%。各县区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痛打本地区的“老虎”。湾里区纪委一举查处了区林业局原局长罗时林、区卫生局长原局长刘胜华、区人民医院原院长赵爱民受贿案;南昌县纪委查处了蒋巷镇原常务副镇长黄翔受贿窝案。

  为维护和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我市对“群众身边的腐败”也连出重拳。市纪委严查发生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腐败案件,特别是查处了农机补贴和家电下乡系列腐败案件,挽回国家损失3000余万元。青山湖区纪委严查了少数公职人员在村民违章搭建过程中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的问题,有效遏制了违章搭建的泛滥之势。去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基层党员违纪案件314件,处分352人。

  以惩促防、保护干部,提升办案综合效益

  办案不是反腐败的最终目的,而是以惩的手段达到治的目标。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查办案件的结果,做好典型案件剖析及警示教育、堵塞漏洞等案后整改工作,切实强化以惩促防、以案治本的功能。

  针对高新区财政局原局长钟骁渎职、受贿案中发现的问题,市纪委要求全市各级城投公司(融资平台)进行自查自纠,严格资金使用审批,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同时举一反三,要求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规范企业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不出问题,起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批、治理一片的效果。此外,市纪委将查办的房管系统腐败窝案制作成《戒鉴2》,并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观看,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和试验权,需要一大批敢试敢闯的改革者和实干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宽容失误者、追究诬告者,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撑腰壮胆,对那些不干事、乱说事、专坏事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为大胆闯、大胆试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祸患积于忽微。一些影响小、程度轻的问题,如果放纵不管、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严重后果。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小处着手、小官下手、小事入手,对党员干部的不廉洁苗头,早预防、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去年,我市共函询约谈、诫勉谈话、廉政预警党员干部216人次,起到了“拉袖子”、“提领子”作用。

  为提高发现和揭露腐败的能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信访举报。去年,全市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3278件,其中来信1854件、来访264件、电话29件、网络1100件、手机短信及其它方式举报31件。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轮流到信访接待室开展预约接访和来访接待,并坚持带案下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一年来,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共带案下访36人次,协调解决信访件28件。

  记者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