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里的“互联网+” 成资本市场“新风口”
宋嵩制图
新增长点破茧而出
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成绩单”抢眼
近日,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完毕。梳理年报,除了各家上市公司经营指标的变动外,“互联网+”这一词汇频频出现,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目光。
在2000多份年报中,“增长王”的桂冠就被一家互联网公司摘去。创业板公司东方财富的年报显示,2014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213%,位居2014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之首。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仍继续保持业绩同比大增超过10倍的迅猛态势,显示了互联网公司的高成长性。此外,东方财富近日还宣布拟收购同信证券100%股权,由此成为一家互联网券商。借助互联网金融、参股券商等消息,复牌后的东方财富短期涨幅近2倍。
年报是上市公司一年的“成绩单”。随着上市公司群体不断扩大,年报数据已成为观察过去一年国民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互联网公司的良好业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副所长阙紫康说,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受益于国家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催生的增量市场,2014年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长21.94%,净利润增长29.92%。其中,互联网行业表现突出,2014年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41.59%。
不仅是信息技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对不同行业景气度的不同影响,已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中有充分体现。以深市上市公司为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部分行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与此同时,新兴产业、消费升级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信息技术业、汽车制造业、文化传播业利润增速分别为56.83%、21.49%、36.36%和35.93%,高于深市平均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郝旭光分析,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较复杂,一方面,下行压力仍较大,部分行业的困难愈加显现;另一方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中。很多产业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正发生转折性变化,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这些新兴产业面临的市场前景广阔,体现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上,也是加速增长的态势。
传统公司拥抱“互联网+”
服装、家电、百货、钢铁、能源和医疗等行业纷纷“触网”
5月5日,LED企业鸿利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向开曼网利增资,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力争成为LED行业金融服务的领跑者,逐步建立公司LED主业+互联网金融+车联网的生态平台。
年报显示,在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的大潮中,那些本身就处于互联网产业的公司继续加码投资,在互联网领域延伸产业链。不仅如此,更有很多原来与互联网产业不搭边的上市公司,也在奋力与互联网融合。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娱乐、互联网+交通能源、互联网+钢铁煤炭、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家电……几乎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寻求“触网”的可能。
传统上市公司“触网”路径多种多样,例如,通过自身搭建电商平台加入互联网圈。今年2月份,宝钢股份就参与设立了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数据处理、金融软件开发、产业投资及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随后,欧冶金服又与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上海诚融动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央企巨头也在积极向互联网进军。中石化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基于互联网的车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六大创新业务。去年8月,中石化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还将借助阿里等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对部分传统石油化工业务进行升级,打造多业态的商业服务新模式。
郝旭光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积极“触网”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看,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方向,大多还是围绕其传统主业来布局。比如,宋城演艺以现金及发行股份的方式并购国内知名互联网视频网站六间房,实现线下演艺和线上娱乐的O2O融合;重庆百货出资入股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提升公司营业收入……
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以跨界的姿态拥抱“互联网+”,新业务与其传统业务几乎没有关联。曾经的“烟花第一股”熊猫烟花近年来不断加大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力度,股票简称也已更改为“熊猫金控”。
跨界转型不是玩概念
最重要的是借力“互联网+”寻求主业突破,让业绩获得实质性提升
“互联网+”的浪潮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也让一些身处“夕阳产业”的上市公司焕发了新的生机。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上市公司进入新领域前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如何克服缺乏经验、人才不足等短板?一些企业试图寻求转型,却并未如预想的那样顺利,这提醒人们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中科云网的跨界转型就可谓磨难重重。靠餐饮业起家的湘鄂情,由于主业受到冲击而想借互联网热潮转型大数据、新媒体服务,公司更名为中科云网。但是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面临业绩巨亏和债务违约的局面。2014年公司亏损6.8亿元,净资产为-8641.8万元,已经持续两年亏损,现金流极为紧张。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认为,传统行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希望在资本市场实现新的升值无可厚非,但并不是说建立了公司网站、搭建起电商平台就叫实现“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内部在管理方式、生产流程等环节实现互联网化,也需要企业在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等方面实现对外的互联网化。
郝旭光认为,“互联网+”不能成为“+互联网”,只是给自己贴上一个互联网的标签。有些公司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但单纯更名后并无实质性进展。虽然上市公司股票搭上“互联网+”概念,短期内股价暴涨,但如果不能实现自身经营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质变,也只能是一时热闹,对企业长久发展没有太大益处。
数据显示,2014年新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中,“互联网+”新业务的业绩还未能在年报季报中显现。72家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的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业绩增长,25家业绩下滑,还有一些企业业绩亏损。
阙紫康说,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持续活跃,并购中的风险控制、后续整合以及并购成效仍需进一步观察。2014年深市个别公司出现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并购中的业绩承诺未能实现,以及溢价并购后标的业绩下滑计提商誉减值等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需要引起注意。
李树翀认为,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是必然趋势,但同时也要注意“量体裁衣”。不同行业的经营环境差异很大,企业不能盲目跟风“互联网+”,根本上还是要看能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郝旭光表示,从企业发展角度,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借力“互联网+”真正寻求主业上的突破,通过互联网在设计、制造、生产过程的综合运用,推动产业升级,从而带来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