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花儿处处开放——2014年景德镇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综述

07.01.2015  14:53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2014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注的利益问题入手,安排76.8亿元财政资金实施45个民生项目,重点为民办好10件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160万瓷都人民,为百姓筑牢坚实的幸福底线。

   民生投入汇聚幸福能量

  【镜头一】

  2014年8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昌林宣布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这标志着几代瓷都人的“三峡梦”,不久将成为现实。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集防洪、供水、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也是景德镇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为31.16亿元,总库容为4.27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32兆瓦。
      工程建成后,与下游景德镇城区堤防工程联合运行,不仅能确保昌江堤防由二十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从根本上消除肆虐千百年的昌江洪患灾害,有效解决昌江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居民安全饮水难题,还能提供清洁能源,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镜头二】

  2014年3月8日,景德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正式启动。景德镇市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投资10亿元,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将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矛盾,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使我市城区自来水覆盖率高达98%、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镜头三】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市公交公司举行新型空调公交车新车首发启动仪式,40辆全新的公交车交付使用,犹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行驶在瓷都主干道上。
          2014年,公交公司共更新80辆新型公交车,使空调车数量达到我市公交车总数的70%以上,广大市民享受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的愿望得到基本满足。

   改善民生是惠民之策、固本之基。

 我市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压缩公共开支,严控楼堂馆所建设,安排76.8亿元财政资金实施45个民生项目,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民生工程建设,重点为民办好10件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提高城乡低保、养老金、最低工资和独生子女伤残、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完成城区1.8万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建设2个地下人行通道,安装8条道路路灯,改造老城区10条道路和排水系统以及3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 8 个街心花园(公园),建设15座站厕合一型垃圾中转站,新增100辆出租车……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一件件为民实事的落实,不仅筑牢了瓷都人民幸福的“根基”,百姓“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

   社会保障守护幸福底线

  【镜头一】

  2014年10月30日上午,景德镇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园获评国家级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景德镇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园是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打造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目前已累计吸纳入园创业实体142户,孵化成功率达84%,带动1800余人就业。

  【镜头二】

  “不用找人担保就可以贷到款,真是太好了!”2014年9月18日,在景德镇市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园创业的四川姑娘张燕拿到了1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镜头三】

  “公益性岗位解决了我的生活难题!”宇宙瓷厂工会工作人员何海林告诉记者,市就业局不仅帮他联系工作岗位实现了再就业,还落实了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筑牢社会保障体系。
      2014年,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0.67万人、70.91万人、13.9万人、24.78万人、8.31万人,当期基金征收分别为9.97亿元、5.73亿元、2843.2万元、2634万元和1109万元,五项保险征缴收入创历史新高。
    为构筑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梦”,2014年6至8月,市民政局集中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共复核城乡低保对象92269人,清退低保对象3115人、新增低保对象2091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市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并稳定就业。
      2014年,我市新增发放小额贷款4.3亿元,直接扶持3230人创业,带动11500多人就业;为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900个,为3204人提供公益性岗位补贴1972.63万元,为4150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90.33万元,免费培训创业人员3700人次。
    截至目前,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4050”人员就业461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96万人,新增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2203人,城镇就业率高达96.5%,一张全覆盖、保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守护着百姓的幸福底线。

   住有所居开启幸福之门

  【镜头一】

  2014年3月18日,《景德镇市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这标志着我市“三房合一、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确立,为我市城市低收入家庭编织了一张住房保障网。

  【镜头二】

  2014年7月31日下午,2014年景德镇市廉租住房配租公开摇号仪式举行。通过现场电脑摇号配租、电视直播,210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镜头三】

 隆冬时节,走进浮梁县峙滩镇流口村芭园,只见一片青山绿水中,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忙着紧张施工,一派你追我赶的火热建设场景。这是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60个外迁和后靠安置点建设的缩影。住有所居,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保障性住房,更是承载着众多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安居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住有所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先后实施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4年,我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6262套,其中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2350套,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1176套,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320套,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24套,垦区棚户区住房改造2392套,投入渠道之广、金额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528套,为8974户困难群众发放廉租补贴共计8412.83万元,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湖田、南河、安居苑、历尧和石岭等5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入住居民达7356户。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方家山、景东、安宇、安新等小区一栋栋保障性住房的建成,我市835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也将实现自己的“安居梦”。
      一个个民生新政落地生根,一项项民生工程如火如荼,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一份份民生答卷饱含深情……行走在瓷都大地,随处可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随时可闻一曲曲欢歌笑语,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在千家万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