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青葱岁月 感恩母校培养 共商发展大计——我校举行2015年校友联谊座谈会

04.10.2015  00:03

      每年的国庆佳节,也是校友们相约回母校团聚之时。10月2日,来自测绘、机电、化生材、信工、地科、经管、文法等学院共二百多名校友从海内外返回母校聚会,共同追忆往昔青葱岁月、叙述师生同窗情谊、商讨母校发展大计。学校在抚州校区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了“2015年校友联谊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徐跃进,副校长陈晓勇、李德平出席会议。会议由李德平主持。

      “校友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证明,也是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资源,永远是母校的骄傲和自豪!”徐跃进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回母校聚会的全体校友表示热忱的欢迎,向各届校友对母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跃进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一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他动情地说:“学校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广大校友的心,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广大校友的付出。校友们以各种形式支持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与母校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你们的支持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校友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承载着学校的社会声誉,是创建特色大学的重要力量,是与学校心心相印、荣辱与共的力量源泉。”徐跃进指出,一所大学地位和形象,不仅取决于她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水平,更取决于她的毕业生在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赢得的口碑。学校历来重视校友工作,先后建立了各级各地校友会组织,今年上半年又专门成立了对外联络部,专门负责联络、服务校友工作。他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对外联络部校友工作的基本思路,同时着重对明年的60周年校庆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发动校友献计献策,助推学校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核工业大学;二是充分挖掘和总结大学精神,传承和弘扬学校军工特色文化;三是大力建设承载历史传承的物质载体;四是成立东华理工大学校友基金会,凝聚全体校友力量,为母校发展建设贡献心力。

      “我们期待着各位校友明年回家,共同庆祝母校六十华诞。”徐跃进代表学校郑重向海内外全体东华理工大学校友发出了邀请,并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校友们表现得都非常优秀。当别人问我是哪里毕业的,我都毫不含糊地告诉他:东华理工大学。”81级测量专业校友、中核集团桃花江核电站党委书记左云峰代表校友在会上发言,他表达了三“”:一是感恩母校。当时学校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我们在这里奠定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到了文化知识和立身创业的技能,感觉那段时光非常美好;二是感谢老师。老师与我们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老师的关爱关心是无私的、无价的、无量的,他们非常的伟大。我现在见到老师就像见到自己的父母一样,要经常回来看看,让老师生活得更好;三是感念同学。学生之间的同窗之情、同学之谊是一种缘分和福气,是非常珍贵的。校友情谊是我们一生珍惜和享用的宝贵财富,希望校友们心系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862班地质专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谢红接,7923班计算机专业许蓉,7922班邱剑华,2001级中文专科班刘云娟,2001级法学专业冯小兵,7921班电子技术专业路向阳,4811班周波等校友也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回忆了在校期间的生活点滴和美好时光,感谢恩师教诲,追忆同窗情深,并为母校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分享个人的发展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表达了愿为母校的发展尽心尽力的赤子之情。
      座谈会结束后,徐跃进等与返校校友在食堂共进“怀旧午餐”。

      国庆假日的这几天,母校的旧居前、广场上、西湖畔、教室里记录着校友们寻梦的身影、热情的拥抱、深情的倾诉、开心的微笑。相聚虽然短暂,情谊永存心里。来年的60华诞,母校将张开双手迎接和拥抱每位回家团聚的儿女。让我们共同约定:2016年10月16日,回家!回到东华理工大学——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图/万福恩  文/刘顺祥)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