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工业生产圆满收官
2014年,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政策措施,全省工业战线进一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攻难克艰,千方百计稳增长、一心一意调结构,为全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一是全国、中部排位有了新提升。2014年,全省工业增速以11.8%圆满收官,位居全国第四、比上年大幅提升七位,中部第一、比上年提升一位,是继2005年之后近十年来再次进入全国前四、继2007年之后七年来再次位居中部第一,工业增速全国领先、中部领跑;二是工业总量有了新突破。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可达30500亿元,是在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万亿以来,两年之后再上台阶,突破三万亿大关;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变化。2014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2702.4亿元,增长10.3%,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9.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占比首次在40%以下,逐步摆脱了依靠高耗能行业拉动工业增长的局面。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三快两稳两低”的特点。
“三快”:
一是规上工业企业数快速增长。2010年,国家调整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入规门槛,由原来的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上升到2000万元,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只有6095户。2014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预计可达8800户,较上年净增700户,比2010年净增2700户以上,年均增长近10%。
二是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201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8464.0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交货值2255.7亿元,增长26.3%,比全国高19.9个百分点,比国内销售产值高12.6个百分点,比去年提高21.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9个有出口产品的行业中有25个行业同比实现了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出口增幅超过30%。
三是小型企业和非公企业快速增长。2014年,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030.7亿元,同比增长16.1%,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高出大型企业5.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5638.7亿元,增长13.3%,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2%,拉动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2.5%。
“两稳”:
一是工业增速逆势企稳。2014年2月,工业增速以12.5%、全国第四实现了开门红,之后逐月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8月由于天气原因,电力、煤炭等能源生产企业产量大幅下滑,影响工业生产出现较大程度回落,9月份探底回稳,全年以实现增加值6833.7亿元、同比增长11.8%圆满收官。与上年相比,工业生产增速仅下滑0.6个百分点,比全国小0.8个百分点,较全国的领先优势由2013年的2.7个百分点扩大到2014年的3.5个百分点。在31个省区市中,除海南工业增速比上年提高外,其余省份均出现回落,其中仅江西、河南、广东三省回落幅度小,其余27个省份增速下滑均不低于1个百分点。
二是产销衔接平稳。2014年,全省工业产品产销率稳定在98.5%以上,全年产销率以98.9%报收,比1-11月提高0.3个百分点,产销衔接总体良好,但低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由于年底是服装、家电、机械类等传统行业的销售旺季,我省12份当月产销率达100.5%,为全年最高,比1-11月提高1.0个百分点。
“两低”:
一是PPI持续走低。截至2014年12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7个月在100下方,12月单月仅为96.4,触及今年最低水平,接近37个月历史最低水平。2014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7.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8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品价格下滑明显,分别下降4.6、3.2和2.8个百分点。PPI的持续下跌,反映当前工业品市场需求疲软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是大型企业增速较低。随着钢铁、煤炭等大宗原材料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价格下跌,库存积压,基础工业与原材料加工业领域陷入低迷。2014年,全省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21.0亿元,同比增长11.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42家大型企业出现负增长,占24.1%;其中,8家降幅大于20%,9家降幅在20%-10%之间,25家降幅在10%之内。
2014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探底企稳,保持了全国领先、中部领跑的良好格局。展望2015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然极其复杂,影响工业增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需求不振、投资大幅下滑、重点行业产能过剩,“调结构、转方式”短期内对稳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应收帐款攀升、库存大幅增长、要素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较大的影响了投资工业的积极性,全省工业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撰稿:涂颖
审稿:杨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