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精神 不能仅靠“鸡汤”喂养
阅读背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文字样式,我们这个时代呢?有人说是段子。那些“疯魔杂乱”,要荤有荤、要素有素的段子,确曾让我们在会心一笑间,深切地看透当今世界的万千气象。不过,要说在社交网络最流行的,非“心灵鸡汤”莫属。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可不可以在我难过的时候,二话不说先给我一个拥抱”“人生,不过是流着眼泪吃着肉”……高深的禅师、智者,喋喋不休的白岩松、卡耐基,语重心长的马云、李嘉诚,打开你的微信朋友圈,这些玩意儿一定不会陌生。在当下的各大社交网络上,各种职场成功定律、各种情感领悟、各种乔布斯语录等,满圈子里飞。诸如《人生幸福的25条秘诀》《看了这篇,我泪流满面》等文章,更是在社交圈里赚足点击量。
这些“心灵鸡汤”读起来不可谓不美妙,用一个个看似哲理丰富的小段子、小故事告诉你:要体会人生的真谛、要发现不经意的美好、要常怀感恩的心……只要你按上面说的,用乐观态度来思考,用那样的方法来做事情,一定会收获自己想要的,让人感觉成功只是一步之遥。
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人不厌其烦地发布,更有人在不停地点击与转发传播。据腾讯发布报告揭示微信用户一天到晚都在阅读什么文章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和分享排行榜中,情感资讯类的文章都名列第一。这个排行榜准确反映了“心灵鸡汤”在朋友圈中的火爆程度。
那么,是哪些人常到朋友圈里吸吸氧呢?据媒体归纳发现,喜欢阅读这类文章的人往往集中在青少年或工作、生活、情感失意的人群中。这部分群体对于现在力不从心、对于未来无法把握,时常处在一种迷茫、伤感、需要帮助的状态下。“心灵鸡汤”中那些看上去充满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的文字恰好符合了他们的心理期待。
心理学上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指的是在人格的成长中,每个人都很相信一些关于自我的笼统模糊的描述。这种效应的解读实际上就是我们特别相信一些主观的判断,所以当一篇美文、一个思想跳出的时候,它上面的一句话正符合我的生存状态或者我的一个特质,那这个时候对这篇文章就会产生一种共鸣、一种亲历的感觉。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被带着走”的感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曾经,网上一度出现了大量“反心灵鸡汤”的段子,因呼吁正视人生现实而引发网友的疯狂转发。这些“反鸡汤”段子以“心灵鸡汤”为灵感来源,却和“心灵鸡汤”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人生需要拆穿,“鸡汤”需要变个味,需要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人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每天看‘鸡汤’文,每天给自己打气,然后再看‘鸡汤’文,再打气。”
近日,《钱江晚报》刊发《我为何反感朋友圈的心灵鸡汤文》一文,进一步剖析分析了“鸡汤”写作模式,文章批评指出,“纯到没有细节、没有生活的杂质故事的高度提纯的写法,关闭了所有通向现实世界的路径,故事比童话还纯。”在社交网络颇受年轻人欢迎的蒋方舟,不久前在某大学做演讲时也表示,“充斥着‘心灵鸡汤’的时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为真实的世界不是幻觉,真实的世界不是‘心灵鸡汤’之中描述的。真实的世界有很多的尴尬、无奈、挣扎,这是需要你去面对的。而不是靠‘心灵鸡汤’就能喂养过来的。”
不可否认,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流行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它在当下个体精神生活中的凸显优势,不仅照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的时代焦虑与精神空乏,也与公共生活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有莫大关系。不管最畅销的杂志,还是微信的朋友圈,“心灵鸡汤”比比皆是,以至于思想、哲学、文学的东西,都要“鸡汤”化才能广泛传播。如何在时下“鸡汤式”精神文化传播过程中多撒一点人文佐料,让人在阅读中沉淀一份思考、获得一份心灵的归属与精神的动力,显然是让朋友圈回归最初纯净应面临的命题。归根到底,“朋友圈鸡汤”只是人们可选择的一种精神表达、沟通的方式,在纷繁芜杂的人生思考面前,每个个体都应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