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古稀的“创新”夫妻

13.10.2020  15:49

有兴周素夫妻俩在菜园里采摘食材接待游客。

  本报记者 尹晓军 文/图

  送走一桌游客,在屋檐下的竹椅上坐下,面对着满山青翠,68岁的吴有兴黝黑的脸庞上,笑容荡漾。

  未及记者提问,老吴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现在的日子好嘞,今天这一桌,能赚100多元钱。

  老吴是小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月28日中午,记者见到他时,他和65岁的老伴周素婻正在家里开的农家乐忙着招待客人。

  谈起往事,2006年是让老吴家悲痛的一年。这一年,他的大儿子因车祸不幸去世。不久,儿媳妇又离开了家,留下一个5岁的孙子。那时山里闭塞,老吴一家只能靠着一点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随着精准扶贫的开展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小丰村面貌逐渐改变,老吴家的生活也迎来转机。

  2017年,在结对帮扶的上饶市广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洪厚火的帮助下,老吴开起了农家乐。

  在采访过程中,老吴脱口而出的“创新”一词,着实让记者有点惊讶。“电视里说要创新,我们过日子也要创新。

  年近古稀的老吴确实是在进行他的人生“创新”。

  “开农家乐就是创新嘛,得琢磨怎么招揽游客,怎么做好服务,怎么做出好吃的菜,你说是不是?”老吴对记者说。

  “今天清炖豆腐和铁锅鸭子做得不错,客人吃得很开心,看来你的创新菜品大受欢迎。”听着老吴的夸赞,周素婻有些羞涩地笑起来。

  “原来只会做家里人吃的菜,现在开办农家乐,既要保持农家菜的特色,还得符合客人的口味,所以得不断学些新花样。”周素婻接上老吴的话头。

  让老吴得意的“创新”之举还有一桩:2019年冬天,老吴学会了用稻谷酿酒。

  2019年初,村里进行农田开发,将30亩荒田平整出来,作为扶贫项目交给种田“老把式”老吴耕作。

  学会了酿酒,田里收获的稻谷就产生了更高的价值。到现在为止,老吴酿出了1200多公斤谷酒,既供家里的农家乐,也对外销售,每公斤能卖到20多元。“我用的是高山稻谷,再加上山里的水好,酿出来的酒味道不一般。”老吴说。

  老吴掰着手指头向记者算起了去年的收入账:开农家乐赚了1.5万元;酿酒赚了2万多元;制作笋干腊肉卖赚了5000元;种田补贴每亩500元;老伴在村里当保洁员每月工资600元。

  “去年赚了6万多元,我家现在已经脱贫了。”老吴说。尤其让他高兴的是,孙子今年考上了大学,“供他上学没什么困难,他只需要安心读书就行了。

  谈话间,家里的小黄狗撒欢地跑了过来,引来了一个老吴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洪厚火。结对帮扶好几年了,洪厚火已然成了老吴的亲戚,也知晓老吴的心思:“他内心脱贫动力足,各种脱贫方法都愿意尝试。

  听着洪厚火的赞扬,老吴爽朗地笑起来,笑声飘出屋檐,回荡在青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