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一带一路”实施方案 力争2020年进出口突破300亿美元

29.05.2015  16:57


江西召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闻发布会现场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5月29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江西出台《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路径,提出了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内陆战略通道、内陆开放合作高地、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重要平台。

  战略路径

  明确战略走向 突出重点区域 发挥地方优势

  省发改委副主任曾文明介绍,《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大战略走向,即:向西北,经新疆、内蒙古边境口岸,连接中亚、俄罗斯,通达中东欧、欧盟;向西南,经云南、广西边境口岸,通达越南、老挝、泰国、印度等东盟及南亚国家;向东南,经上海、宁波、厦门、深圳等沿海港口,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盟、南亚,并延伸至南太平洋、非洲、欧洲国家。

  突出三大重点区域,即:继续巩固东盟与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中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优化发展欧盟市场。体现三大特色,即:打好特色产业品牌,打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好绿色生态品牌,努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

  发挥地方优势,即:强化南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作用,发挥九江、赣州、上饶、抚州等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打响景德镇瓷都、鹰潭铜都、宜春锂都、新余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萍乡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城市名片。

  发展目标

  强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制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

  据介绍,《实施方案》对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制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近期(至2020年),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机制,打开局面。打通一批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建立一批友好省州经贸合作关系,建成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取得初步成果,力争到2020年我省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突破100亿美元、对外投资突破50亿美元。

  中期(至2025年),用10年左右时间,深化合作,取得实效。合作协调机制与平台更加完善,连接“一带一路”开放通道更加通畅,与沿线主要国家友好省州合作交往更加深入;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均比2020年翻一番。

  远期(至2050年),用更长一段时间,全面提升,扩大影响。与沿线主要国家各领域合作全面加强,合作层次和水平显著提升,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任务

  围绕通道、产业、经贸、交流、平台等五大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实施方案》重点围绕通道、产业、经贸、交流、平台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曾文明说,具体如下: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连接“一带一路”内陆通道。推进连接“一带一路”的陆上通道、海上通道、空中走廊和数字通道建设,加快重大铁路建设工程、赣欧(亚)铁路货运通道、铁海联运通道、航空运输网络、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工程等的建设,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对外开放通道。

  加强产业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立足我省产业比较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努力振兴世界瓷都,做优世界铜都,建设世界钨和稀土产业基地,培育航空产业集聚区,壮大汽车产业基地,做强光伏新能源产业,打响绿色食品品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深化经贸往来,大力开拓沿线国际市场。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着力巩固我省优势农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提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力;组织引导江西国际等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沿线地区工程市场,培育“江西建设”品牌;鼓励江铜等龙头企业参与沿线国家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建设境外能源矿产基地;积极拓展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在沿线地区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丝绸之路友好合作。深化与沿线地区在文化、生态、科技、教育、中医药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努力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展示区、国际生态合作交流窗口、科教国际合作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交流基地,增进相互了解和文化认同。

  搭建合作平台,拓展“一带一路”交流渠道。做优低碳大会、瓷博会、绿博会等经贸投资促进平台,组织参加面向沿线地区的国际展会;畅通口岸通关平台,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共建跨国合作产业园,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沿线国家设立制造业加工区、生态农业园、经贸合作区,同时争取沿线发达国家到我省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与沿线重点地区建设友好省州,争取所有设区市在沿线地区结对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