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农民幸福新脉动 ——南康区横市镇增坑村走笔

27.06.2014  17:57

    阳光明媚的6月,浓浓绿意笼罩着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清晨,村民们三三两两从家里走出来,或去工厂上班,或到地里务农,忙碌中不乏惬意。这里是南康区横市镇增坑村,一个占地8.16平方公里,有着654户农户、2747人的美丽村庄。放眼望去,笔直整洁的道路两旁,一幢幢小洋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墙灰瓦中显露出赣南客家风貌。

    然而,多年前,增坑村还是一片荒芜的稻田,村民们散居在山里。《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更便利了,产业发展更快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正午时分,距大广高速路口约60米处,增坑村的吉祥饭店里生意红火。村民吴祖行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两年回家过年,他惊喜地发现,村里路好了、房子漂亮了,人也多了,便打算回来做点小生意。去年,吴祖行拿出多年攒下的积蓄,投资50多万元开了这家饭店。

    一年四季,增坑的景致大不同。按农事季节分春夏秋冬四个点,增坑规划设计了“农家乐”旅游线路。每逢周末、节假日,不少人选择开车到这里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产业是富民的最优路径,增坑村也不例外。目前,丰泰粮油有限公司、横市园林有限公司、东进牧业饲料加工厂等企业纷纷落户该村。村民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生活也实打实地富裕了起来。村民黄凤香就是在离家不远的洪鑫蔬菜基地上班。从2010年开始,她家里的4亩地租了出去,自己则成了“上班一族”,村里的蔬菜基地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当时,负责人袁长林按每亩300公斤稻谷折合800多元的价格,与几十家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如今,这个占地200多亩的基地,每天都有萝卜、豆角、丝瓜等各种蔬菜运往赣州市中心城区。去年,基地还搞起了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年收入达60万元。

    “还有件新鲜事忘了告诉你,我们这个山村还有公共WIFI 呢。”从洪鑫蔬菜基地回村委会的路上,陪同采访的横市镇干部陈斌自豪地说道。原来,村里一家超市的老板为了吸引顾客,尤其是年轻顾客,特意推出了免费WIFI服务,还挂上了“免费无线上网”的醒目标志。该超市的老板还说,除了他的超市外,镇上还有部分门面房、理发店等有WIFI信号。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村民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傍晚临近,60多岁的村民钟华莲接孙子放学回家后,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村里新建的二十四节气广场。广场上矗立着24根柱子,代表24个节气,并写有相应的农耕知识,处处透露出浓浓的“农味”。不久前,就在这里,钟华莲和村里另一位大姐在广场舞中“化敌为友”,现在一碰面就有话不完的家常。

    “别看这是农村,我们的生活照样丰富多彩。”说起村里的文化活动,钟华莲如数家珍:“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腰鼓队、门球队等等,尤其是逢年过节,这里更是一片热闹欢腾。

    话说间,夜色已悄上枝头。欢快歌曲中,增坑村的广场舞开锣了。张家阿姨、吴家大姐们跳着、笑着、聊着——村里的通组水泥路全都硬化了,十几家贫困户的新房梦就要实现了,派出所、邮政、医院、超市等服务机构也陆续要进村了……一个更美好的明天,静候着增坑村和村民们。(特约记者刘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