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护,应该接受测试的是成人
原标题:幼儿保护,应该接受测试的是成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无锡一幼儿园把社工乔装成“骗子”,用玩具、糖果、iPad等“作案工具”为诱惑,成功地将孩子带离幼儿园,5名“骗子”无一失手。其中一测试者以为ipad充电为由离开,孩子们竟一窝蜂说要跟她回家。
自从孩子走失的新闻屡屡发生以后,这一类的测试就多了起来,有测试大学生的,有测试中学生、小学生的,有人觉得不过瘾,将幼儿园的孩子也列入了测试名单。一看结果,问题很严重啊,一骗就上当,这怎么得了,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我搞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测试孩子的防范能力,小学初中,我们还能理解,这个年龄应当具备一些防范意识了,可是幼儿园测什么呢?这种测法能说明什么问题?是教育失败还是社会危机四伏?
其实它什么也说明不了,它只不过证明了人在幼儿时期是稚嫩的、需要保护的。人心智的成熟也是一种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跨越年龄,背离成长的基本规律。一个iPad让班里所有的孩子都上当了,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这么点大的孩子如果能在iPad的诱惑中操持清醒才是让人吃惊的事。指望一个屁大的小孩子像成年人一样思考,这是天方夜谭。一个成年人若要处心积虑欺骗一个孩子,那你怎么教育他防范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应该测试的是对幼儿的保护体系,比如学校和家长是否形成了无缝对接;比如我们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幼儿丢失的案件作出反应;又比如,在打击拐卖幼儿上,我们有什么样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是去测试幼儿在学校里学会了多少防身的知识。
我们无法想像一个孩子在最单纯的年龄段里要学着怎么人人自危,怎么以邻为壑;也不能想像只要一出门,耳边就会响起家长的叮咛。我们不是告诉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吗?我们不是要告诉孩子要讲诚信讲礼貌讲团结讲友爱吗?可是我们连让孩子跟陌生人说一句话的勇气都没有。
这种教育的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一方面,眼看着孩子白纸一张,而社会危机四伏、江湖险恶,人心叵测,不教孩子一点防范的知识心里像揣着一块石头。另一方面,小小年纪就要跟人性打交道,努力去明白成人世界里的丑恶,传递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示,又与我们一向宣传的互助互爱的社会形象格格不入。当我们一边在教科书中告诉大家要热爱社会,用各种漫画书和各种童话故事展现世界的美好时,另一边却在不停地告诫他们要防着别人、防着坏人,坏人很多、好人不常有,这种自相矛盾岂不等于告诉孩子,我们都在说谎?
在保护幼儿这件事上,我们必须做“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的坚定反对者,这就是社会责无旁贷的责任。其实很多人没有想明白,我们对待测试结果也是矛盾的,如果受骗的人多,我们会说学生们防范意识不强,教育没能尽到责任,可如果测试很成功,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社会有多险恶。文明和礼教都是在秩序的基础上产生的。就像再好的教育也不能取代现实本身一样,对待娇嫩的祖国花朵,就得有对待花朵的样子。我们不能指望在冰雪风霜的同时,花朵个个长出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