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年清除垃圾广告630万条 对违法广告重罚

23.06.2015  14:07

    近日,市垃圾广告整治办召开垃圾广告疏导工作现场会,推广垃圾广告“疏导模式”,遏制垃圾广告现象反弹,疏导、规范便民服务类小广告的张贴与散发。

    全市一年清除垃圾广告630万条

    2014年6月开始,南昌市启动了垃圾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清除垃圾广告630余万条,制作便民信息张贴栏6009块,对2076个垃圾广告电话号码进行了处理,捣毁垃圾广告制作及制假窝点14个,抓处张贴垃圾广告及制假涉案人员313名(其中拘留215名,警告55名,罚款43名)。

    为巩固整治成果,市垃圾广告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西湖区政府在南站街办辖区天佑路茶厂小区打造垃圾广告疏导工作示范小区。

    茶厂小区打造“便民广告疏导区

    茶厂小区位于天佑路和站前路交叉口西北角,小区以前垃圾广告整治存在“三难”:垃圾广告点多量大,完全根治难;垃圾广告多为外地号码,本地停机难;小区是典型老旧开放式小区,进出不设防,有效管控难。

    南站街道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创新举措,将该小区打造成垃圾广告疏导示范区。用“”的手段,防范在前。一是架天网,安装2个摄像头,可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实现实时监控;二是设门岗,安装了3处进出小区大门;三是选楼栋长,选出12名热心居民,参与小区管理;四是定责任人,由属地派出所1名副所长和1名片警挂点茶厂小区。

    用“”的办法,化解在先。门面上,在小区门口设立宣传橱窗和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主要发布生活服务类信息受理、公布、更新、维护工作流程和“垃圾广告”纠处制度。楼面上,在每个单元口设置楼道信息公示栏,分为便民信息发布区和卡片式广告存放区。便民信息发布区内容由社区定期收集,每月更新,并根据居民反馈,对优质信息进行点赞推荐;卡片式广告存放区用于卡片式广告投放,方便居民按需索取。墙面上,在小区通道或庭院墙面上制作信息张贴栏,供合法小广告免费张贴。空间上,南站街办牵头开通“无癣南站”微信平台发布便民服务信息,今年5月25日正式启用以来,订阅人数已突破100人。

    用“”的机制,长效为本。在管理上做到分工明确,社区负责“”,准物业负责“” ,专业公司负责“”,综合执法队负责“”。

    对于违法广告,严堵重罚

    南站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社区里的垃圾广告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如管道疏通、急开锁等生活服务类;“POS刷卡消费提现”等卡类套现类;“刻章办证”等办理假证类;“包治百病”等游医游术类;“诚聘男女公关”等非法中介类。

    明确了垃圾广告性质,可以分类“疏堵”。其中,办理假证、卡类套现、游医游术、非法中介等4类垃圾广告均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行为,对其“严堵重罚、源头打击”;生活服务类广告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采取“疏导为主,开通渠道”的措施,让市民急时有处求,也让服务业主发布信息通畅。

    南站街办对症下药,以开辟疏导渠道为良方。设置“信息电子公开栏”,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一些商业气息浓厚的重要路段和中心区域,联合广告公司开发大型电子屏,50%版面用于刊登商业广告,50%版面用于刊登便民信息,电子屏使用期限为5年。设置“橱窗式信息招贴栏”,借助社区庭院、居民小区的通道、围墙,制作一批带橱窗的宣传栏。设置“墙体信息张贴栏”,在条件允许的高层建筑电梯口,设置小型电子屏,在开放式老旧楼道,设置便民信息张贴栏。(记者 吴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