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保障房三代同堂户型最小卧室5平方米

09.04.2014  17:57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佳欣)记者昨日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获悉,《广州市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图集》(以下简称《标准户型图集》)日前经过专家评审后,正式出炉。其中,根据不同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设计了从单间到三房一厅不同类型总共12种户型,同时设计了不同户型的拼凑组合方式。3房1厅中最小卧室建筑面积5平方米,设计放置0.9米×2米床和衣柜,专为有儿童的三代同堂家庭设计。

  单身公租房生活内容置入阳台

  保障房的户型设计历来备受关注。

  2005年以来,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多次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成员构成、户型需求进行广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困难家庭存在人口多、三代同堂的情况,希望在有限的面积内,通过优化设计,使三代人均能有独立、私密的居住空间。

  因此,当前保障房户型除以1房1厅和2房1厅为主外,还配置少量单间和3房1厅,既满足核心家庭需求,也兼顾单身人士和三代同堂家庭的需求。3房1厅中最小卧室建筑面积5平方米,设计放置0.9米×2米床和衣柜,专为有儿童的三代同堂家庭设计。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户型图集》对户型室内空间的细节处理精细,在保障性住房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满足住宅的各项基本功能,避免了户内面积浪费和空间设计不集约、不合理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户型图集》将目标户型锁定为普通公租房户型与单身户型两种,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满足住宅的各项基本功能需求。

  以单身公租房为例,联排的单身公租房面积单间虽然不大,但房间的实用功能得到充分开发,更多的生活内容设置入阳台内。

  在普通公租房内,厨卫空间紧凑设置,都使住宅空间变得更加集约化、精细化,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对土地的利用。

  “房间内尽量多南向采光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介绍,广州保障房户型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便于设计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地形的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楼型,更快捷地达到设计的最优状态,并尽快付诸实施。

  在《标准户型图集》中,普通公租房以一房一厅、两房一厅、三房一厅等三种户型为主,各户型标准均具备灵活多变的楼层平面和良好的适应性。交通核心筒(建筑物中心)将三种户型单元分成若干个标准模块,通过不用模块之间的组合拼接,组合出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户型平面。据悉,“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大大节省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说,各单元户型在满足灵活拼接的基础上,还考虑了住户的最基本要求。如房间内尽量多的南向采光,南北对流的通风;又如,在单身公租房方案中借鉴酒店式公寓的成熟设计理念,采取工字形外走廊,非常符合广州湿热的气候特点,提供了更有利的通风采光效果以及更加私密的个人生活环境。

  下一步,市住房保障办将在《广州市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图集》及《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设计指引》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通用设计、编制公共配套设施标准等标准化设计的后续工作。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