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几乎不战而陷 海珠桥畔几被炸成瓦砾场

30.10.2014  13:03

  1938年10月21日广州几乎不战而陷

  数十万人逃离家园繁华商都沦为死城

  “市民逃亡的队伍越来越长,日机沿路追着轰炸。除极少数官儿有车外,一般人只能步行,纵有车船也会在途中被截停抢夺,乱兵和流氓更趁机劫掠,走不动的老弱病残往往被迫抛弃。到处嚎哭哀号,恍如进了活地狱……”这是《广州文史资料》刊载的一篇关于广州沦陷的回忆文章。在经历了整整14个月的轰炸后,1938年10月21日,广州终于陷入日军之手,“繁华都市顿成一片鬼墟”。在这一页黑色日历翻过76年之后的今天,翻一翻上世纪30年代初市井平民“逛公司”、“游河消夏”和在电影院里施施然“叹空调”的老照片,再看一看日军进城后“生灵俱灭,满街只有火灾、撬门和抢劫”的惨状,对比之强烈,简直让人连呼吸都困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曾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历史感,那历史就会不可避免地时时重演。所以,让我们一直记得这场苦难,并因这沉重的记忆而时时警醒。

  采写/记者王月华

  狂轰滥炸

  黄金时代终结

  遍地焦土残砖

  很多历史学者都承认,1929年陈济棠主政广东之后,广州的工商业和市政文化建设成绩不俗。翻开上世纪30年代初的老照片,看一看海珠桥上的车水马龙,酒肆茶楼里高谈阔论的茶客,百货公司天台上欢乐嬉戏的男女老幼,在电影院里施施然“叹空调”的看客,还有在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各大酒店享受时尚生活的红男绿女,似乎都在为那个老广州的“黄金时代”提供注脚。只不过,这些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在茶楼酒肆里享受美食的人,在影院里“叹空调”的人,在繁华市井中生活的百万市民,决不会预见到即将降临的噩运。

  日军侵华战争的阴云注定了老广州“黄金时代”的脆弱与短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8月31日,日机在广州上空投下了第一颗炸弹,开始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最初的轰炸目标都在粤汉铁路沿线,自华北、华中沿海口岸相继失陷后,粤汉铁路就成了经港澳向全国运送抗日物资的大动脉,因而也成了日军必“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自1938年后,日军将轰炸目标转移至广州市区。作家夏衍曾写过一篇《广州在轰炸中》的文章,文中写道:“5月28日起,敌机大规模地向广州市区轰炸了,来的飞机最少是12架,最多时候是52架……一次投下的弹数最多的日子是120个,每天来袭最少3次……广州最繁盛的街道全被炸成瓦砾场了。黄沙车站附近已是一片平地了;文化街的永汉路、惠爱路、长堤,每走几十步不是一堆焦土和残砖,就是一排炸成碎片压成血浆的尸块。

  这些文字读来惨不忍睹,而统计数据就更令人心胆俱裂。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8月31日至1938年6月8日,日军共出动飞机4986架次,投弹8292枚,炸死2095人,炸伤3055人。日军轰炸之处,几乎全部位于繁华市中心,工业区、物资仓库、商店、民居、学校、医院、幼稚园无一幸免,海珠桥畔和今天的文化公园一带也几乎被夷为平地。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分会专门致电中国总会,呼吁总会对日机违背国际法的暴行提出交涉。

  日军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更让百万市民跌入了恐怖的地狱,翻开当时见证者的一些回忆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恐怖和萧条的气息。1995年的一期《岭南文史》刊载了一篇题为“回忆抗战时期二三事”的文章,署名“黄佩真”,作者在文中回忆道,最初空袭警报一响起,全家就前往小北郊区旷野躲避,后来轰炸越来越频繁,全家“寝食无时,精疲力竭”,索性躲在家里“听天由命”。为了避免灯光给敌机提供轰炸目标,广州全城实行灯火管制,家家户户都用黑布做成灯罩,晚间每遇空袭警报,家家将黑罩拉下,全城漆黑一片,两年前还是一派繁华的都市就这样沦为一座寂寂无声的“死城”。

  不战而陷

  守军接连溃败

  将领星夜出逃

  广州既是华南重镇,又是从港澳转运物资的重要口岸,那日军为何迟至1938年10月才登陆进攻呢?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当时港澳是英美的“势力范围”,日本不敢贸然进攻。结果1938年9月,希特勒“闪电进攻”捷克,英美均奉行“不干涉主义”。日本见英美对待法西斯的态度如此软弱,顿觉良机已到,1938年9月7日,日本大本营御前会议正式作出进攻广州的决定,10月12日,日军从北方集结的三个师团在惠州大亚湾登陆,随即直扑广州。当时手握广东军权的是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曾是粤系军阀的一员主将。两个月前,余汉谋还言之凿凿:“敌军如犯华南,我当予以痛击,广东200万武装民众,随时可以作战。”可日军一朝登陆,他的大意与慌张暴露无遗。从10月12日起,中国守军接连溃败,日军近乎长驱直入。20日,日军兵临城下,午夜时分,余汉谋接到蒋介石命令,守军撤到粤北,全城军政要员于是在星夜仓皇出逃,21日,日军入城,广州不战而陷。不过,余汉谋也并非完全不是个男人,据说他星夜出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夜夜买醉痛哭。1939年12月和1940年5月,日军与中国军队先后在粤北两次会战,余汉谋率军浴血奋战,均获大捷,这才一雪前耻,这是后话。

  流离失所

  难民四散奔逃

  广州几成空城

  陷入日军之手的广州几成空城,根据资料记载,21日下午日军先头部队进城时,广州“人口一空,其景况恐为世界任何城市所未有”,10月22日,街上“生灵俱灭,只有火灾、撬门和抢劫”,23日,城内的火势仍在蔓延,街上仍是寂寂无闻,居民大多已四散奔逃,他们的逃难之旅更是一场噩梦。噩梦的一大成因是军方的麻痹,纵然日本人的飞机天天在广州上空狂轰滥炸,余汉谋还是过于迷信英美的“外交能量”,不相信日本鬼子真有胆打过来。更难让人理解的是,10月12日日军登陆大亚湾以后,本地报纸居然还在刊登军方“大捷”的消息,迟至10月17日,第四路军总部才派遣警察通知市民疏散。

  大敌当前,往哪儿逃?根据学者张遂新的研究,当时人们逃难,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跟着部队逃往粤北粤西,还有一条就是逃往香港、澳门。日军进城前几天,珠江上漂满了急着出城的舢板、小船、木筏,甚至还有木板,“因负载过重而倾覆者不可胜计,江上浮尸数千”,难民一路狂奔,日机追着人群低空扫射。根据统计数据,从10月17日起,到广州沦陷,短短数日之内,有数十万市民逃离家园,当时,惨死在日机炸弹之下的生命有多少?被爹娘无奈抛弃的孩子有多少?葬身荒郊的老人又有多少?我很难找到统计数据,只觉得用“活地狱”三个字,恐怕都形容不尽“亡国之人”的悲凉,这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情形,我们应该一直记得。“记得”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面对谎言时,保持足够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