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纪委书记:官员堕落多经历6个心路历程

11.06.2015  10:40

广州165名新提任市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王晓玲剖析官员堕落6个心路历程

新快报讯 记者黄琼 通讯员穗纪宣报道 昨日下午,2015年广州市165名新提任市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教育活动在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举行,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出席并讲话,其深刻剖析了官员堕落的6个心路历程,同时也告诫大家廉洁从政的5大误区,尤其是要谨守小节,其表示这个过程就是领导干部被“围猎”直至“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也是他们小节不守,直至丧失气节的过程。

王晓玲指出,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剖析近年来广州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可以发现,许多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大多经历了六个方面的心路历程:一是信念动摇。心理不平衡,抵御不住诱惑,一点点打开贪腐缺口;二是政治蜕变。背离党的宗旨,与人民离心离德,并逐渐忽视做人底线,不知廉耻,不分曲直,不辨善恶;三是心存侥幸。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四是无所敬畏。觉得长期没有出事,开始胆大妄为,即使在目前的高压态势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五是担惊受怕。听到风吹草动开始忐忑不安,上蹿下跳打听消息,疯狂活动找人“摆平”;六是后悔不已。事发后深刻忏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王晓玲同时强调,廉洁从政有五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值得警惕。

误区一:反腐败是一阵风?

一些人认为,十八大后中央重拳反腐,是“运动式反腐”,是“一阵风”,早晚会“风吹云散”、“雨过天晴”;有些觉得最近中央提出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是不是透露了什么信号?反腐败是不是风向变了?现在的反腐败绝不是一阵风。反腐败是一场生死战、持久战。反腐败没有“减速带”和“休息区”,永远在路上。

误区二:

理想信念是空洞说教?

理想信念是大道至简、大德无形,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

误区三:小节是小问题?

有的人认为,人情社会逢年过节收个红包、拿点礼金,是联络感情、礼尚往来,只要没有替人办事,就不是行贿受贿;有的认为,平时与一些老板吃吃饭、打打牌,是沟通工作、交流思想,只要没有权钱交易,就不是违纪违法,没必要上纲上线。人们常说,筷子虽短,能打倒人;杯子虽浅,能淹死人;红包虽轻,能压垮人。

大量案例表明,没有哪个老板会不经过精心设计、大量铺垫就去行贿,也没有哪个干部会不经过徘徊犹豫、多次试探才会接受贿赂。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领导干部被“围猎”的过程直至“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也是他们小节不守,直至丧失气节的过程。党纪国法的鞭子,没打到自己身上就不觉得痛,一旦打到自己身上,那就是切身之痛。

误区四:纸可以包住火?

许多干部在没出事前,都认为自己路子广、有靠山,手眼通天,即使出问题也有人保;或者觉得行贿人讲义气、够朋友,即使被调查也不会出卖自己;或者觉得自己是专家,对自己长期分管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打个擦边球、搞点小动作、收点小钱绝不会有人察觉;或者自恃智商高、能力强、手法妙,凡事又经过了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依了制度,走了程序,不留破绽,合情合法,神不知鬼不觉,等等。许多人就是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胆子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大、手也越伸越长。

实际情况是,一旦接受调查,那些所谓的靠山、大树立刻躲得远远的,生怕跟自己沾上半点关系,把自己也牵连进去;那些所谓的两肋插刀的朋友,为了立功,第一个就把你交待出来;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天衣无缝的作案手法,表面上山盟海誓的攻守同盟,顷刻间就会原形毕露、土崩瓦解。

误区五:法不责众?

有的领导干部把“法不责众”奉为“至理名言”,甚至是“护身符”,往往觉得进入了腐败的圈子,就等于交了“投名状”;有的甚至天真地认为“大家都在这么干”,总不可能“一锅端”,总认为参与腐败的人越多,越安全,出了事反正有“大哥”顶着,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以至查出的窝案涉及人员之多、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有法不行,与无法同。”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反腐败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抓早抓小、动辄得咎将成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新常态。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强力反腐的坚定决心,时刻保持清廉自守、慎独慎微的定力,千万不可随波逐流、误入歧途。

王晓玲向新任领导干部们提出了三点希望:忠诚、干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