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州民营当代美术馆生存现状

22.04.2014  14:25

时间迅速推移到2014年4月,广州民营当代美术馆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况,但是,这种不温不火之下,亦有其积极的探索和转变。

在2013年的“动荡中的发展——中国民营艺术机构的生存模式”主题学术论坛上,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斌用了“不温不火”来形容广东地区的民营艺术机构,这种看法得到了广州美术学院教师、《画廊》杂志副主编胡震的认同:“我认为用不温不火形容广东民营艺术机构,目前包括这段时间以来的状态,还是非常恰到好处的。这种不温不火,跟北方那种非常火爆的艺术生态相比,广东这边的的确确好像弱一些,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不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她的不温不火会不会更有韧劲,能持续的时间更长。

时间迅速推移到2014年4月,广州民营当代美术馆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况,但是,这种不温不火之下,亦有其积极的探索和转变。

日前,53美术馆联合53道艺术体验店,举办了“村上隆版画展”。53道艺术体验店以推广当代原创艺术品为主线,主要经营艺术品及其复制品的销售。这可以看成拥有53美术馆的53艺术区在经营上进行探索的一个信号。以此为引,我们可以看看以53美术馆为代表的广州民营美术馆的现状如何?这类变化对于广州民营美术馆来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如何与官方美术馆竞争?如何应对市场考验?

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的艺术创作基本都处于统购统销的局面。所有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由国家统一购买,这个时期,尚未出现艺术市场的概念。改革开放之后,才慢慢出现艺术市场。而国家美术馆所兼顾不及,没有多大关注的当代艺术方面,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给民营美术馆提供了存在和生长空间。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向记者介绍说:“美术事业这一块我们现在处于双轨制,除了市场之外,还有很强大的政府介入。政府一直在支持美术事业,但是支持的是官方的美术事业。民营当代美术馆是在体制发生变动之后,所出现的新的事物。现在毕竟处于一个全球化的变动里面,官方所主导的文化不能涵盖所有的领域,留下很多的空白和空间,民营美术馆就有机会去填补这个空白和空间。

在上世纪90年代,成都、天津、沈阳相继出现了民营美术馆,宣告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出场。从那以后,兴建民营美术馆在各地如波浪起伏般出现,亦有一些勇于“吃螃蟹的勇士”离开了民营美术馆的战场。

民营美术馆如今在广东已不是新鲜事物,单是广州地区就有时代美术馆、53美术馆这样具有代表性、影响力不容小觑的民营美术馆。但是,民营美术馆不得不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如何与官方美术馆竞争;二是如何面对市场,解决资金问题。

冯原认为,民营美术馆虽然面对这样的竞争和挑战,机遇也依然存在:“政府调和资源的能力都不是民间资本所能够比较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民营美术馆既有机会,同时也有尴尬。民营美术馆的前景看起来会有点艰难,但坚持过去之后,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能获得占据文化事业制高点的优势。文化事业和其他事业不同,回报是延迟的。从一个角度上来说,文化事业坚持到一定程度,会变成一个高度盈利的事业。

53美术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时代美术馆傍着地产做学术。

相比广州其他的民营美术馆,53美术馆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一直以来53美术馆坚持学术的定位,在广州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53美术馆是广州首家非盈利民营当代美术馆,一直到现在,53美术馆依旧坚持着独立的美术馆立场:不直接参与艺术品销售、不被资金影响学术方向。

在53美术馆馆长李琼波看来,53美术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应该被归纳入53艺术区这样大的系统里。53艺术区包括53美术馆、酒吧,还有万品艺术网、网艺网、《画廊》杂志,最近又在天河开设了艺术品实体店。

李琼波说:“实体店现在已经开了,刚刚做村上隆版画展览。以后我们会做一些国际大师级的限量版画,包括其他的艺术品衍生品。还有就是会做国内艺术家小作品,还有他们一些类似版画、小雕塑之类的艺术衍生品。这些衍生品既有学术的高度,又有合适的价格。

这样可以让大家近距离地接触当代艺术,喜欢的时候还可以买下来。53美术馆是不销售的,很多人来参观的时候就想说来买艺术品,但是美术馆是独立的不盈利的空间。刚好实体店是53艺术区的另一个部分,对美术馆也是一个互补,满足大家的一个需求。虽然都在同一集团里面,但是都是独立的运作,和网艺网等等都是独立而互补。”

与53美术馆、维他命艺术空间、扉艺廊等广州民营美术馆不同,时代美术馆由于有时代地产的支持,资金方面相对而言没有过大的压力。企业投资民营美术馆,这是国内较常见的一种模式,成都的上河美术馆、天津的泰达美术馆、北京的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美术馆等等,都是以企业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民营美术馆。

依靠企业资金建设美术馆亦有影响,就是美术馆活动的选择和经费会受到企业的影响。冯原认为时代美术馆能较好地拥有独立自主空间,“馆长赵趄在美术馆的策划和运作方面,有相当的主动权。所以,我认为时代美术馆还是能摆脱掉时代地产的限制,拥有比较自由和专业化的运作方式。

时代美术馆的馆长赵趄说:“时代美术馆的这种模式在全国都有的,但像时代美术馆这么坚持学术的民营美术馆,就比较少,特别是在我们南方地区、在广州来说。我们真正把她当成一个学术的艺术机构,而这个不是大部分的投资方愿意去做的。时代美术馆坚持学术化和专业化,这样会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涉和影响,这才能保证她的独立。

赵趄同时也表示,时代美术馆最初到现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时代地产,但是时代美术馆也在开始一些经营活动,希望慢慢地补充资金。希望在以后,能有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让时代美术馆的运作变得更为健康。

这会是一个方向,全国的民营美术馆,像我们这样规模的都在探索,比如说理事会制度、精英俱乐部的方式。但是所有的营运都有原则,不能影响学术建设,这样才能是真正的美术馆。任何收益,不能让她变成另外的东西,像艺术品的销售,不能影响美术馆的独立性。

当代艺术事业回报延迟,旨在占据文化的制高点

第一波的民营美术馆兴建在上世纪90年代,成都上河美术馆、天津泰达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揭开民营美术馆的新篇章。但是作为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开拓者,几家早期民营美术馆面临种种资金和政策上的困难,几年后纷纷倒闭。

长久以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美术馆。冯原说:“总体上来说,艺术事业本身是一个很难及时盈利的行业。作为民营美术馆,及时得到回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当代艺术或者美术事业,主要是要占据一个文化的制高点,创造一个品牌。这样的一种事业,实际上花费非常大,也很难及时得到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美术馆必须要寻找到本身可持续发展的方式,53美术馆和时代美术馆就是积极探索的代表。而维他命空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模式。

这家2002年就在广州海珠区成立的艺术空间,在胡昉和张巍的主持下,十余年来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当代艺术活动,虽然低调但韧性十足。甚至还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北京,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

维他命艺术空间是一种自足型的艺术空间,对于大部分民营美术馆而言,可提供借鉴的空间有限,他们要坚持下去还是需要另外一种可持续经营的方式。

冯原认为,当代文化事业具有延迟回报的特征,所以民营美术馆要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来到达到延迟回报的时间点:”文化事业就是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西方会把文化事业变成公益性的事业。从一个角度上来说,文化事业坚持到一定程度,会变成一个高度盈利的事业。这对民营美术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冯钰)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