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猴下山捣乱 庄稼颗粒无收 婺源山区农民被野猴折腾得够呛

17.10.2014  23:43
婺源县赋春镇农民老吴一脸沮丧,他今年种植的5亩水稻长势本来很好,眼看就要成熟,一群猴子下山捣乱,即将到手的稻谷颗粒无收。今年入秋以来,婺源县不少山区农民不仅要防范野猪破坏农作物,还被成群的猴子折腾得够呛。

  群猴下山嬉闹糟蹋庄稼

  10月11日,赋春镇江坑村,老吴在自家稻田转了一圈,失望地摇了摇头。“稻谷被糟蹋得没有收成了!”老吴指着凌乱的稻田说,稻秆都倒了,5000公斤谷子落进泥土里,他家的农作物受损最严重。

  村民介绍,往年,赋春镇很少有猴子的身影,成群的猴子更是没有看到过。猴群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山的,下山频率最多的是9月下旬。它们不仅糟蹋谷子,还把庄稼地当成自家的后花园,当成游乐场,跑来跑去,打滚嬉戏,咬断谷穗。

  猴群下山搞破坏,村民们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把对付野猪的那一套照搬出来,但都被聪明的猴子一一识破。

  “先是制作稻草人,但猴子精得很,根本不把稻草人当一回事。后来,大家敲脸盆、放鞭炮,仍然无济于事。它们下山捣乱时,总有一两只猴子爬到树的最高处瞭望,发现有人来就发出信号,猴群立即上山。等人走了,又下山嬉闹,防不胜防。”老吴说。

  因不堪猴子袭扰,老吴专门请人守在地里驱猴,每人一天100元工资,守了几天,老吴感觉实在吃不消,而且防猴的效果也不好,只好作罢。

  植被恢复快猕猴数量大增

  接到村民的反映后,婺源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洪元华赶到现场,发现这是一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数量达数百只之多。

  这么多猴子突然现身,洪元华也感到意外。他介绍,近年来,婺源县实行天然阔叶林禁伐计划,植被恢复快。加上很多村民或常年外出或进城生活,对猴群的干扰少,短短几年,猕猴的数量由几十只猛增至几百只。

  洪元华说,猴子一般不下山扰民,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野果子要等到深秋才能食用,食物跟不上。因此,猴子频频下山偷食并破坏庄稼。

  前不久在江湾镇,一只尾巴明显短一截的猴子,大摇大摆地走村入户,见到人也不怕。一路上,猴子连吃带拿,房前屋后晒的东西被它翻了个底朝天。还在村民屋顶上翻跟斗,导致掉落不少瓦片。

  “它从这家进那家出,调皮捣蛋,还抢走学生手中的早餐。”婺源县森林公安局民警说,这是一只落单的藏酋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森林民警的帮助下,这只藏酋猴被护送至深山。

  期待早日出台具体补偿办法

  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我省野生动物也逐渐增多,有的影响到当地群众的财产安全,甚至还造成了人身伤害。野猪损毁农作物、伤人、致人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猴子进村搞破坏,因其是国家保护动物,打不得更杀不得,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如何化解矛盾成了难题。洪元华说,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野生动植物伤害农作物和人身安全的补偿办法。其实,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方面,我国已有几个省份出台了具体的补偿办法。

  “建设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与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牺牲其中一方利益来满足另一方。” 专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规定对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因保护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和其他损失的,经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调查核实,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虽然损失的调查核实部门和补偿发放部门已经明确,但损失的调查核实程序、补偿发放标准等问题,我省尚未出台操作性强的细则。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