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区“清洁工程”扮靓城乡新面貌
近年来,庐山区始终秉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手抓”的理念,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采取新举措,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健全了“户集、村收、乡压缩转运、区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环卫一体化。自2010年起,庐山区把“城乡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有序对接,建立城乡一体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对城乡垃圾处理工作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保障经费、统一配置设备、统一考核奖惩。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垃圾压缩中转到位、垃圾收集覆盖到位、垃圾及时清运到位、垃圾清扫保洁到位。目前,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一辆督查车,有5个乡镇街道配备了洒水车。全区累计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22座,配备执法、督查车29辆,垃圾清运车63辆、电动收集车32辆、机械清扫、冲洗、洒水车7台,添置垃圾屋1548个、分类果壳箱(桶)3865个。为保障资金投入,该区财政设立专账,每年依据全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统计数,核定专项资金年度基数,区、乡两级按6︰4比例分级负担。今年该区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960万元,比去年增加230万元,区、乡两级预计投入资金3600万元以上。
管理平台智能化。为提升“城乡清洁工程”管理水平,该区2014年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全省首个数字化环卫视频管理系统,并每年预算安排运行费30多万元。建成后的视频管理平台,重点对质检员、环卫车辆作业轨迹和速度、中转台作业、城乡环卫保洁情况等实时监控、统一调度和指挥,实现指挥系统数字化;利用11套车载动态取证系统对全区主次道路保洁状况实时监测,利用25套单兵定位系统对质检员作业时间、作业轨迹实时监控,利用15套高清视频监控对城乡15处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过程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监控,通过48套车载定位系统对城乡垃圾清运、洒水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合理的调配,实现环卫管理实时化。为有效保证清扫效果,该区将全区范围划分成若干标准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垃圾定期清扫、保洁,垃圾无积存、无死角,实现环卫作业标准化。
督查考核绩效化。该区制定并完善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暂行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有效推动“城乡清洁工程”持续深入开展。采取日常督查、月度考评相结合,当场摄像,当场发放整改通知单,通过一月一通报一排位方式,对各乡镇街道、执法中队和环卫所各阶段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考评。对年终考评前三名的乡镇街道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对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环卫所、执法中队和个人进行表彰。为实现长效化管理,该区坚持区督导、乡负责、村组落实、群众参与“四位一体、分级负责”的组织运行网络和机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予以高位推动。各乡镇街道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和一名分管同志负责该项工作,分别设立了环卫所和市容协管队。各村安排一名村委会成员为市容专干,负责日常工作,村点保洁员和村民具体负责垃圾分类,维护垃圾处理设施。通过“四位一体”的强力推进,进一步美化了该区城乡环境。
(九江日报 庐山区讯 裴佺胜 特约记者 邹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