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孤军血战壮山河

23.08.2015  10:43

    “我庐山孤军将士,固守山地,予敌以重大打击。我英勇孤军均抱牺牲决心,坚持抗战国策。我中央政府迭电嘉许,我各界同胞,敬佩之余,尤表感奋。”1938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援助庐山孤军》社论,高度赞扬庐山守军不怕困难、勇敢杀敌的牺牲精神,呼吁全国同胞援助庐山守军。

    1938年7月至1939年4月,江西省两个保安团在装备落后、弹药不济的不利条件下,凭借顽强意志,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固守庐山8月之久,配合友军击毙日军少将饭冢国五郎,最终在日军重重围堵下,顺利突围。庐山保卫战,展示了赣鄱儿女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77年后的盛夏,记者登上庐山,探寻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如今的庐山,商旅齐聚、游人如织。牯岭街小广场上,几名儿童恣意嬉闹追逐。当年的一切早已远去。然而,庐山抗战纪念馆前,“必恭敬止”四个苍劲有力的血红大字,时刻提醒着后人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争。

    书写这四个大字者,便是当年指挥军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江西省保安11团团长胡家位。1938年6月26日,马当要塞失守,江西大门洞开。7月21日,日军波田支队与第106师团在军舰、大炮和飞机的配合下,联合进攻九江,对布防在长江、鄱阳湖之间的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约40万军队形成钳形包围。驻防在九江的省保安团第3团、第11团受命连夜在庐山布防。

    “抱必死之决心,保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战斗伊始,负责指挥的胡家位就向全体官兵发出了第1道命令。7月25日清晨,日军对九江发起猛烈进攻,两个保安团随之在九江城区与日军发生激烈巷战。直到26日下午,两大兵团撤到安全地区,他们才向庐山撤退。保安11团指挥部便设在今天的庐山抗战纪念馆。

    走进这座琉璃瓦宫殿式的庐山抗战纪念馆,上二楼左转到底,便到了保安11团指挥部作战室。14张椅子围着一张桌子,左侧悬挂战役图,正前方挂“奋斗”二字,室内简朴而庄重。守卫庐山期间,一道道作战命令从这里发出,沿着高低起伏的山路直抵作战前线。

    从庐山抗战纪念馆出发,沿着美庐别墅、牯岭街、花径、仙人洞前行,步行大约1个小时,便到了大天池炮台。这是一座由水泥、岩石构筑的堡垒,外墙岩石裸露,四周分布着或明或暗的枪眼。登上炮台,周边情况一览无余。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打掉这个炮台,日本侵略者多次派飞机前来侦查、轰炸,但是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至今,在炮台外墙仍能找到圆形弹坑。

    “庐山守军并不是固守不动的。”九江市史志办副主任柳秋荣介绍,庐山被困之初,守军侦知,由饭冢国五郎大佐(后被追认为日军少将)率领近4000名日军由南麓向德安迂回包抄,企图从背后进攻中国军队。饭冢国五郎凶悍、狡诈,在侵华战争中罪行累累。考虑到战场形势,庐山守军主动抽调精兵强将驰援东牯岭。在东牯岭,守军苦战多日,日军多次进攻无果。面对此情形,饭冢国五郎焦虑不安,但为了配合采访,仍在高处耀武扬威,结果被中国军队发现并狙杀。

    在友军即将撤守,自己可能陷入绝境的危急关头,庐山守军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1938年10月,在装备精良、还有空中掩护的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上山通道全部被切断,德安县城被攻陷,庐山完全沦为一座孤岛。

    “庐山守军之所以能坚持达8个月之久,除守军的英勇抗战外,与各界的支持密不可分。”柳秋荣说,庐山本身不产粮食,军队所需粮食都是由山下的民众冒着生命危险偷运上山的,一些当地百姓因此被日军枪杀。有了民众支持,庐山守军基本没有缺过粮食。冬天庐山天气寒冷,夏天撤上山的守军并没有携带过冬的衣物,当地侨民自发组织起来,将毯子改成军衣送给守军。中国共产党通过社论《援助庐山孤军》,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援助庐山守军。

    1939年3月27日,日军占领南昌,从武汉、南昌方向抽调兵力回攻庐山。4月17日,日军占领小天池,完全包围牯岭街,中国守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4月18日,守军受命化整为零分批撤出庐山。

    背景链接:

    日军占领九江后,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认为拿下庐山轻而易举。但是,江西保安团凭借3000余兵力,孤军固守庐山,袭击日军据点,阻击日寇攻山,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力量,使日军在占领莲花洞、沙河、马回岭、隘口等据点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友军和民众的有力配合下,庐山守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牵制了日军前进步伐,使日军在攻占武汉半年后才占领庐山。

    专家点评:

    九江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柳秋荣:庐山,当时被称为国民党的“夏都”。从1926年到1948年,蒋介石曾有13个夏季来这里长住,在山上召开11次重要军事会议,庐山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之一。守卫庐山的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它的军事意义。可以说,庐山孤军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一页悲壮的篇章,也为庐山增添了血性豪迈的一笔。

    本报记者 陈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