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落实环保问责制 倒逼石材行业升级

07.10.2016  12:35

庐山市石材污染曾经困扰当地多年,在推进“河长制”进程中,庐山市落实环保问责制,倒逼石材行业转型升级。江西台记者占伟报道。
国庆前夕,庐山市石材加工产业园内一片繁忙,首批由105家企业整合而成的31家规模企业正陆续搬进新厂房,争取在11月底投产。九江晨晖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森林(出录音):
整个投资,我估计少不了4千万,环保设施15%的样子,压力很大。但是环保影响这么大,不可能放任自流。
庐山市的石材开采加工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相关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超过30亿元,但是资源浪费多、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经多次治理,但效果不明显。去年在推进“河长制”进程中,庐山市强化了环保问责制。庐山市白鹿镇石材管理办公室主任管兴元(出录音):
由检察院和环保联合执法,一经查到,处罚还是比较重,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2到3起移送到司法机关。
环保责任制的落实,倒逼石材行业转型升级。目前庐山市有计划地把石材加工企业搬迁到产业园,鼓励引导企业规模化环保生产,同时按照污水不外流、粉尘不外扬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整合零散加工企业。庐山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维林(出录音):
正好我们在搞河长制管理,通过加工点的搬迁、取缔、集中管理,达到整治河港、湖泊污染的目的。
河长制”实施虽然仅有一年时间,但是一些受污染水域水质正逐步得到改善,庐山市河长办工作人员左强(出录音):
以前都是白色浑浊,主要是石材加工的水直接偷排到这里面来,从去年年底实施关停到今年年初,这水质才慢慢改善,以后这水肯定是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