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谁应为王天普玷污中石化形象埋单?

30.04.2015  12:19

  4月27日晚间,中纪委官方网站通报称,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王天普被调查。当日,中石化召开党组会,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4月29日《新京报》)

  随着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王天普被调查,加上此前被调查的中石油总经理廖永远、中海油原副总经理吴振芳,反腐风暴已席卷“三桶油”。不仅彰显了中央的反腐定力和决心,也倍受广大网友的关注。

  与廖永远、吴振芳的被查如出一辙,中石化在王天普被调查的当日也召开干部大会,立即与王天普划清界限,表明态度,表示王天普的违纪违法问题,败坏了石油石化行业的优良传统,玷污了中国石化的形象,影响极其恶劣。让笔者不解的是,难道如王天普这样的腐败分子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中央宣布对其调查了,才说其玷污了中石化形象,那此前的王天普就是“守身如玉”?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锐变成腐败分子,与两个责任的落实不到位就没有一丝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重大决定。而作为如王天普、廖永远、吴振芳等腐败官员,其上级主管部门,是否该对照两个责任要求,就日常“一岗双职”的落实、主体责任的担当、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逐一开展深思,到底是不是做到了主体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

  虽然,有媒体透露王天普所涉问题包括帮助其亲属从中石化拿到大笔订单,并且给周永康之子周滨在胜利油田卖设备提供便利。这可以说是典型的拔出萝卜带出泥。但是,不管是因周永康案所致也好,还是中央的巡视所发现也罢,其因腐败被查是不争的事实。而其腐败不是一天两天,那作为其上级监督部门是否该自问,是如何协助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又是如何聚焦中心任务,监督执纪问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的?

  十八大提出既打老虎又打苍蝇,时至今日已两年半时间,从被查的老虎看,不仅数量多,已突破百人关,而且涉及领域广,贪腐金额大。从最近公布的云南、陕西等多个省级人民医院院长被查,如果说腐败猛于虎一点也不夸张。近年来各地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不少的制度,可腐败的发生依然是防不胜防,这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到底是此前有人指出的反腐存在上紧下松的现象,还是反腐更注重反而轻视了堵?笔者认为,虽然反贪官、查贪官对官员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了内部管理环节,在堵上下功夫。当然堵并不是只是建立制度,而且还要让制度真正落地生根。

  笔者认为,及时表明态度,与腐败划清界限当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能从中有所反思,找到制度的漏洞,及时扎牢制度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