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抢救”运动惨状 山沟里每晚鬼哭狼嚎

27.02.2014  14:04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资料图

  本文摘自经济观察网,作者:蓝英年,原题为:康生在延安——俄国人眼中的康生。

  《中国的贝利亚——康生》一书的作者维克托·乌索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著作等身。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情报机构在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邓小平及其时代》和《中国的贝利亚——康生》。读过《中国的贝利亚——康生》后,觉得作者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有一种“出口转内销”的感觉。尽管“出口转内销”,但有些材料我还觉得新鲜。近年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材料,我则闻所未闻。乌索夫通晓中文和英文,广泛搜集材料,仅注释就有539条,看来下过一番功夫。

  从乌索夫披露的材料上看,康生从上世纪20年代上海时期就开始整人,一直整到文化大革命。整人起家,死在整人的岗位上。康生是遗臭万年的人物,可惜他不像秦桧那样遗臭万年,还不到三十年就被人遗忘了。我为写这篇文章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请一位年轻的女图书馆管理员替我查康生的材料。我问她知道康生吗?她摇摇头。我又问他知道林彪吗?她迟疑了一下说道:“林彪反对毛主席?”我对她大加夸奖:“你知道林彪,了不起。”她去查书目,说只有一本,还是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而俄国人这本书是2004年出版的。俄国人没忘记康生,我们却把这个应该永远钉在耻辱柱的千古罪人忘记了。

  一

  1937年11月底康生和王明回到延安。康生仍然把宝押在王明身上。他已经知道毛泽东在党内的势力,但仍然相信王明有共产国际的靠山,王明的恩师米夫是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王明的实力超过毛泽东,二虎相争,尚不知鹿死谁手。他跟王明一起工作四年,志同道合,镇反肃托,相得益彰。如果不是抱定紧跟王明的决心,不会到延安后,1938年初,他陪同王明到枣园给敌区干部训练班作报告的时候,率领学员们振臂高呼:“我们党的天才领袖王明同志万岁。”他同毛泽东从未谋面,彼此不熟悉,互相不信任。但康生在毛泽东身上也下过赌注。

  毛泽东知道康生回国前,亲自到法国马赛港把张学良部下从上海带到那里的毛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接到莫斯科的举动,不免感动。舐犊之情人皆有之。毛泽东的孙子、解放军少将毛新宇在《我的伯伯毛岸英》一书中写道:“康生当年从法国把我伯父接到莫斯科,通过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驻地的生活与交往,我伯父对康生印象不错。他自小缺少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康生对他嘘寒问暖,出于人的自然本能,一种亲和力便从心底油然而起。”康生和曹轶欧把毛氏兄弟视如己出,关怀备至。康生回延安不久,就发现对形势判断失误,王明远非毛的对手,必须改换门庭,逐步与王明拉开距离。毛虽对康生照顾毛氏兄弟心怀感激,但对他仍不信任,把他视为王明的人。

  毛知道康生是党内老资格的情报和肃反专家,却只给了他一个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的虚职。康生明白不做出重大贡献是得不到毛的信任的。1938年3月在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毛和任弼时等少数人提议王明应留在延安工作,不必返回武汉。康生投票支持毛、任的提议,走出改换门庭的一步。康生的举动立即得到回报,被毛任命为中央党校校长,离开冷清的职工委员会。从3月至6月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期间,康生紧跟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人,不断批评王明领导的长江局,同王明的距离越拉越大,渐渐得到毛的赏识。但得到毛对他的完全信任还是毛与江青结婚后。当时不少老干部反对毛同江青结婚,认为江青历史不清楚,只有康生力排众议,保证江青历史清白,坚决支持毛江结婚。几个月后,1939年2月,毛任命康生为中央社会部部长兼情报部部长、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取代了邓发,一跃成为保卫和情报部门的最高负责人,中国的捷尔仁斯基。康生大显身手的时刻终于到来。

  我们一般人理解,延安整风运动是整顿党风、学风和文风,即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时间的跨度是1942年2月至1943年6月。实际上,在这之前有肃托运动在这之后有抢救运动,时间跨度从1939年至1945 年。肃托是王明和康生从苏联带回来的舶来品。始作俑者自然是斯大林。肃托运动在中国不大被人提起,在读过俄国人写的这本书前,我只知道中国有托派,不知道还有个肃托运动,以为只有整风运动。包括前期的整风,后期的审干和抢救,都是康生领导的。人们不大熟悉的肃托运动开始于1939年,康生担任社会部兼情报部部长之后,整风运动的前三年,规模多大,伤害了多少人,有关的材料不多,记录在案的只有康生在延安制造的三大冤案。令人不解的是这三个人都同托派无关,为何称为肃托运动,同后面的肃反有什么区别?

  钱惟人案。钱惟人时任边区公路局局长,曾同边区交界的国民党地方当局商议过修建公路事宜,同国民党对口负责人接触过,被康生诬蔑为国特。康生为掌握动态,叫钱的妻子监视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向社会部报告。对钱百般逼供,使用暴力手段,但钱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国特。康生下令把他关进黑窑洞,一直关押到日本投降。最后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但整治钱的手法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王尊极案。19岁的少女王尊极是北平女学生,华北大汉奸王克敏的侄女。她在救亡运动的感召下,痛恨自己的汉奸家庭,毅然放弃小姐生活,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康生就凭她是王克敏的侄女把她定为日特兼国特,双料特务,1939年4月下令逮捕王尊极。采用车轮战术审讯她,审讯人员轮流休息,不让她睡觉。王尊极被折磨得两腿粗肿,无法行走,只得供认自己是日特兼国特。供认后就得交待罪行。王尊极说她怕记不住联络密码,把密码编在毛衣的花纹里。她编造的故事荒诞不经,破绽百出,康生不相信,审案人员同样不相信,部分审案人员甚至怀疑王尊极是不是特务。康生下令把她关进黑窑洞,一直关到1945年,关了整整7年。

  李凝案。李凝是东北地下党员,1938年来到延安。康生见她走路像日本女人,并听说她有一件日本式的女衬衣,便把她定为日本特务。李凝坚决否认,并对她的指控一一反驳。康生下令把她监禁起来。李凝最终下落不明,很可能被秘密处决。

  这三个案子应属于肃反范围,同托派不沾边,也没把肃反对象定为托派。可俄国作者却把这次“抓特务”称为肃托运动。也许还有我不了解的深意。这三名受害者同康生无冤无仇,从未在他领导下工作过,康生为什么对他们痛下毒手?这三个案子是康生为树立自己的威权小试牛刀。尽管肃托是在康生领导的社会部内秘密进行的,但康生整人的狠毒手腕渐为人知,他的名字成为恐怖的代名词。他身穿苏联皮夹克,脚蹬长筒马靴,在四个警卫员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延安街道上。

  二

  1942年2月整风运动开始的时候,康生已经是整风运动中仅次于毛泽东的重要人物。他身兼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社会部部长兼情报部部长、中央总学委副主任。

  中央总学委不归政治局和书记处领导,只服从总学委主任毛泽东。总学委领导延安整风运动。这个组织很像文革中的中央文革小组,凌驾于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上,只听从“最高指示”。康生领导整风运动,也只听从总学委主任的指示。全党从学习马列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很快转入审干、肃反。康生说:“整风必然转入审干,审干必然转入肃反。

  即整风必然引向审干、肃反。我在晋察冀边区上中学的时候听说过抢救运动,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参加过延安整风,不少人被抢救过。他们的口径一致:整风是在王实味事件发生后转入肃反的。康生搞得过火,伤害了很多人,由毛主席出面纠正,还向受害者赔礼道歉。毛原本不知道肃反过火,知道后马上纠正。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没再听说过肃反和抢救运动。俄国作者看法不同。他认为康生大张旗鼓地搞肃反和“抢救落水者”运动毛是知道的,毛未必下过指示,而是康生揣摩毛的想法自行进行的。康生有揣摩领导意图的高超本领。毛在6月19日的讲话中,做了明确的部署:“要区别好人和犯错误的同志,各机关要冷静观察。”毛的讲话过了一个月,运动仍无斩获,他很不满意。康生再立新功,炮制出“张克勤反革命特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