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引就业、养老之忧 人大代表建议暂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个多小时后,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开幕。每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纵论国事,正是这听起来有点儿遥远的四个字“纵论国事”,事关每个人生活、就业、出行乃至退休和子女教育的政策调整。我们每天推出的《我爱问两会》,就是要来给您丈量一下这政策和百姓间的距离。
昨天的第一期,我们说了小产权房住着安不安全,能不能转正?今天我们来说说您的退休生活。在我国男性是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女工人是50岁。不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大伙一听就慌了,那是不是我还得多干几年活呢?我的养老金肯定是少了的对不对?这听着就是一笔赔本买卖呀?真的是这样吗?带着您的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出发了,她帮您问到了答案——
2014年3月3号,两会开幕第一天。全国人大代表、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刚一赶到北京团报道,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问的什么呢? 延迟退休——这件事关每个老百姓的大事儿:
王晓初:这个也在研究。三中全会对延迟退休已经有了一个原则的方向,我们这个部门和有关部门正在一起研究这个事。我还真没有时间表,正在研究这个方案。
这一连三遍的“正在研究”,正说明虽然大政方针已定,但啥时候推出,政策长什么样子,还不好说。政府不愿多说,但早有代表忍不住建议暂缓。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就提出,不退休,年轻人怎么就业呢?
宗庆后: 90后在农村里计划生育没有控制,而且地方政府也没有把人口报上去,所以人口统计可能有点问题。所以你现在延迟退休,会造成就业困难。
不光宗庆后,中国之声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20个大中城市做调查也显示,高达90%的人认为,这个政策会影响年轻人就业。而认为它对个人弊大于利的人数,更是三倍于反之。这样看来,政策似乎不太受欢迎。家在吉林的唐女士这番话,或许就是大伙心里“不太情愿”的原因——养老金变少了:
唐永香:退休以后才能享受养老金,再推迟5年,还得自己掏腰包再拿出5年的钱去交养老费,晚享受5年养老钱,本来收入就少,还得自己掏钱。
乍一算,这里外里差了10年养老钱,那还得了?可是您忘记了晚退休,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是会涨的。
于是,有人又提出了第二种算法:以北京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例,假设呢,一个男生25岁开始参保,月工资5000,那么他60岁退休的时候,每月可以领到2998块钱;如果改成65岁退休了,他的养老金呢会涨到每个月3946块钱,多了900多。但是别忘了,他多交了5年社保共计2万4,同时少领了5年养老金这是18万,于是两厢计算,要到80多岁才能弥补这“延迟5年”带来的“损失”。可有人说了——我国人均寿命只有75岁。难道,这是一个赔本买卖吗?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回答,这种算法,也是不对的:
郑功成:这个算法肯定是不对的。假如你60岁退休,(延迟)到65岁,你多交了5年,你的养老金的标准一定要高若干个比例。因为要根据你参保多少年,你缴费多少,然后加上政府补多少,还要根据你退休以后物价上涨情况,你的工资增长情况,才能给你一个数字。
老百姓退休拿多少钱到底怎么计算呢?我国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是一个很复杂的算法,这其中有缴费工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等几个变量。虽然新政还在“研究中”,但社会保障领域权威专家、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回答,多缴多得和保障劳动者利益,一定是基本原则,从国家的角度,整体社会财富提高了,每一人当然也就能多拿:
郑秉文:增加劳动供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增加财富的根本手段。只有大家多劳动,社会财富才能增加,如果一个国家好吃懒做,显然社会财富比勤劳勇敢的国家要少,那你总量少,分担到每个人身上也少。所以社保制度一定更要多缴多得,让大家有这种激励和刺激,多提供供给。
当然,这种“赔不赔本”的算法还忘记了两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用说,是多劳动几年而获得的工资,还有一个,是这其中付出的精力是否值得。而后者,就因人而宜了。有人年轻时想早早退休,有人退休时想多干几年。进一步说,有的职业退了马上有年轻人补上,有的职业却不太好替代。这林林总总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分管社会保障的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回答:
胡晓义:第一,就是有一个预告期,就是提前几年告知社会,而不能今年一宣布明年就立刻延迟退休年龄,这个不行;第二,是分步走,不是大家齐步走。可能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先考虑那些社会需要、人力资源替代系数很低的,比如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工程师;第三,一定要迈小步,就是一年提高几个月,一步步来,用较长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这种平滑过渡。
这就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它是一种温和地延长,是一段复杂的过程,而并非一个简单算法就可以描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60多个国家中,女性50岁退休,这几乎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口老龄化,将导致20年后,我国2个纳税人就需要供养1个退休者;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意味着未来老年人口中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本。
这条国家政策的大路上,后有“老龄化”,前有“就业难”,路,着实不好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呢?留待政策出台。
我爱问两会,丈量政策和你有多远。(记者 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