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延迟退休,身体比年龄更具衡量价值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苏晓云委员审议时建议尽快推迟企业员工退休年龄,以解决企业员工退休金的问题,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他说:“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12月25日《新京报》)
苏晓云委员的说法没有错。的确,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中国人的年龄是增长的,身体是不错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能用“看上去”就说明一个人的身体是很好的。尽管每一个人都希望到了70岁还有好身体,都能“吃嘛嘛香”,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到了70岁的时候都能保持一个很棒的身体。如果一味的用年龄来衡量推迟退休的时间,也是不科学的。
首先,身体好坏群体之间不同。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到了老年的时候,身体状况会因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因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有不小的差距。70岁的农民,70岁的工人,70岁的干部,70岁的领导,看上去的实际年龄就会是不同的。70岁的领导看上去或许就是苏晓云委员说的“像50岁”,但是70岁的工人看上去可能就“像80岁”了。体力劳动、智力劳动,好的工作环境,坏的工作环境就是让人变老的因素。并不是每一个群体都适合延长退休年龄的。
其次,身体好坏个体之间不同。我们即使不以群体来看待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的不同,但是对于同一个群体中的个体来说,也是有不同的。这改变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原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问题。打一个比方说,同样在一个单位,有的人才40多岁就摔倒在岗位上了,而有的人到了70多岁还依然风采依旧。最近这段时间,很多报社的总编在40多岁,50多岁就死亡了。这些人如果没有死亡的话,到了70多岁的时候也不会看上去“像50岁”吧?
目前出现的如果不延迟退休,就可能在退休工资发放中出现问题的情况,应该是科学的预估。但是,这不是霸占大家退休时间的理由,而且延迟退休未必就是最好的办法。20岁之前一直在忙碌的学习,20岁之后40岁之前一直在努力的奋斗,40岁之后到退休之前又一直在为工作疲于奔命。每一个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幸福的、快乐的、轻松的退休后的生活。即使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标准,按照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说,退休之后的幸福生活也就是平均15年的光景。难道付出了一辈子,我们就不能拥有一个平均之后的“15年晚年生活”?
退休的事情总是让人那么纠结。对于有些群体来说,他们确实希望能够一直在岗位上。要不然,会有一个个官员档案袋里修改的年龄吗?要不然会有某些官员年龄修改的比儿子才大七八岁的尴尬吗?但是,对于众多工作在艰苦岗位的人来说,他们真的需要早早享受退休后的生活。当然,延迟退休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试探三个方式:其一,是不是能坚持自愿,让大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选择?其二,是不是能在延迟退休的时候,调换一下岗位,把这批被延迟退休的人调整到较轻松的岗位上?其三,延迟退休不能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时间段是不是可以让大家自由选择。
不是每一个人到了70岁的时候,都能看着“还像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