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高考不分文理,可试行选科高考

09.12.2013  12:0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教育部已制定完成了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昨日教育部网站上一个公开课视频中透露的内容,授课人是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利民。他表示,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教育部还将陆续出台多个配套实施意见,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等。此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表示,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会同专家在研究制定高考不分文理科等具体政策,有的政策还会在实施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6日新京报)。

  高考不分文理,对于高中教育真正走上素质化教育轨道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那么,不分文理科后,如何高考呢?者建议,高考不分文理,可试行选科高考制度。

  所谓选科高考制度,就是国家对每一科都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学生根据自己所上大学的科目要求选择高考科目,我们的大学录取的时候,则根据专业需要,只看几个科目的分数,比如大学的考古专业,那么,最少应看历史与语文,地理科目的分数,比如气象专业,最少应看地理,语文,物理专业的分数,等等。

  这样做,必然有四大好处,首先,利于大学选拔适合自己专业的人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得天下个性英才而教之。其次,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那么,就着重在与此专业相关的科目下功夫学习,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第三,利于高中教育综合改革,不能再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堂教学;第四,利于减少当前的巨无霸高中,因为如果进行选科高考制度,必然导致高中教育的选学教育制度改革,巨无霸高中是弄不成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笔者认为,高考选科制度符合这一个改革精神,可以有效果的促进招考分离,减少统考科目,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弊端。

  历史上的钱钟书、吴晗、臧克家等都是以数学低分低分进入大学的,其实,我们进行选科高考制度,就是鼓励学生发展个性,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参加高考,从而得到优势培养,培养专业化人才。人无全才,能够在一两个方面做好也就不错了,其实,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大千世界才丰富多彩,如果人人一样,那真的就枯竭了。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选科高考制度就是适应这种丰富多彩,也丰富多彩。期盼这个选科高考制度能够得到专家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