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守住教师“红线”根在待遇补强

02.04.2014  15:43

  北京大学一场有关教育和交流的演讲,为米歇尔新增不少青少年粉丝。不过,这位美国第一夫人可能并未意识到,“出国留学”这个在她演讲中反复出现,并被她称作“能够改变人生”的受教育方式,对于听她演讲的学生受众,尤其是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小学生而言,并非唾手可得。在中国,真正“改变”他们的,还是要寄望于上一所好大学。(4月1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从根本上来看,农村教育的滞后主要源自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虽然近年来农村教育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但师资力量却还处于严重的欠缺状态。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所言,“国家投的钱也不少,一问,电脑买了没有,买了;牵了网没有,牵了。但是,没用。”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教师授业解惑,使硬件设施的改善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

  肯定的说,守住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红线”,是保证农村孩子得到较好教育的关键所在。正如美国,即使在偏远地区,竟然也有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任教,而在中国,却未曾听说过北大、清华等名校的高材生留在偏远农村支教。如此,教育质量的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试想,教师留不下,人才进不来,学生单靠自学或者教学水平并不高的教师言传身教,如何与城市里的孩子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呢?而所谓的进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也只能成为一种奢谈。

  教育不公,资源不均衡,教育痼疾依然存在,而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长期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和跟进。就像美国哈佛生在偏远地区任教,其最为关键的就是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鸿沟已被填平,教师的待遇保障制度并没有因城乡差距而拉开,“一碗水端平”成为教师安于城市或农村工作环境的根本原因。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教师来说,不管是在工资待遇还是晋升流通空间而言,城市与乡村还是天壤之别。如此,在“经济决定脑袋”的现实语境中,怎么可能让优秀的教师留下来呢?

  所以,优秀教师的流失,根在配套待遇的乏力和弱化。近几年,虽然很多师范类学生毕业后选择“三支一扶”,并签订相应服务合同,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缺乏吸引力,大量优秀毕业生服务几年后往往还是跳出基层,很少留守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诚然,这种情形的出现,符合人才流通的基本规律,但却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教育不公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补强待遇,无疑对优秀教师的留教具有积极影响,在这方面,不仅在经济收入层面进一步完善,还要在职称晋升等层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只要“栽下梧桐”,就能引得“凤凰”来,从而牢牢守住师资力量“红线”,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失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