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规划职业愿景应从“心理预热”起步
最近,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南京大学调查了“学校对学生求职的不利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多选题,50.5%的同学选择“实习经历不够”,其次是“校友资源利用不足”(48.6%),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45.8%)。此外,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不够”。(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根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结合南京大学的调查报告,可以清晰的看出,导致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不乐观现象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这些原因,需要分清重点,把握住次,将问题的关键症结找出,并以合理方法妥善解决。
诚然,不管是“实习经历不够”,还是“校友资源利用不足”,抑或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等原因,都与校方的组织培养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就笔者来看,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预热”工作存在欠缺和不足,导致毕业后不能第一时间适应社会需求。而在南开大学,通过开展“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就能“从心理上让你觉得踏入职场了,尽量以一个职场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学生们的“心理预热”,在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如果,“心理预热”工作做的不扎实,将所有的精力用于学习上,必然会弱化社会经验的积累。在步入社会时,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日常的积累,平时的锻炼,就会让自己的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工作经验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在走向社会时,心理层面的焦虑和恐惧感必然不会再如此强烈,从而尽快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校方需要担负起培养责任,但是单纯依赖于学校,而不能自我加压,也不可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在现实中,谈及就业压力,很多在校生都在试图回避,不想也不愿面对社会上的重重困难和挫折。但是,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踏入社会是迟早的,不管如何逃避,都无法避免最终踏入社会的现实。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就不能固步自封,要通过自我调适的方式,让自己尽早的适应社会,面对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磨砺和锻炼必不可少,不管是借助于校方的平台,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都是不错的预热方法。
从根本上而言,即便“就业难”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但还是有很多毕业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究其根本,还是这些毕业生提前做好了准备,早已在心理方面进行了“预热”。只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为个人的职业愿景打好提前量,“就业难”其实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