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堂: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是完成经济目标的重要原因

20.01.2014  20:11

    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马建堂介绍,中国经济能够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取得稳中向好的进展,能够全面完成年初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马建堂认为,能够全面完成年初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创新,改革进取的结果。当然,也与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从下半年开始逐渐复苏向好有关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可以归纳为16个字: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明确区间”是指中央明确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胀的上限。明确这样一个区间以后,增强了社会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同时我还想说一点,明确区间,明确了上限和下限,无论是下限的保增长、保就业,还是上限的稳通胀,根本上还是为了改善民生,还是确保人民的就业能够增长,收入能够增长,收入能够不受物价上涨过多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在宏观调控方式中的体现。

        马建堂介绍,"稳定政策",主要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为市场主体创造了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长短结合”是指政策都是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我想也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经济实践的丰富和深化,我相信我国的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也将不断完善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市场规律的宏观调控的方式。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