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集团 破旧立新焕发青春
去年元月,江西省国资委组织80余位省出资监管企业负责人、机关处室负责人深入企业,开展巡回拉练。当这支队伍走进江西万年青水泥万年水泥厂的3#窑时,参加拉练的全体人员都被企业内的优美环境所吸引。
当时参与此次活动的江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分享的一条微信,记者至今记忆犹新:“节能减排,让万年水泥厂焕发万年青春。”
然而,江西万年青水泥公司只是江西省建材建团(以下简称“建材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凝聚改革力量的一个缩影。
2014年,建材集团被纳入江西省国资委“内部三项改革”试点单位,改革之风扑面而来。这一次改革,又将给建材集团带来怎样的未来?
“三项制度改革”添动力
所谓的三项制度改革,就是指国务院针对国企有关劳动、人事、分配三个方面制度的改革。
据了解,一直秉持“共建共享”和“收益源于贡献”理念的建材集团,打破了固有分配制度,建立了以岗位和业绩定薪的分配机制和全员赛马机制;通过聘用制、竞争上岗等操作方式,规范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程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
建材集团新的薪酬管理办法和用工管理制度已于2015年1月起实行。用工管理制度中涉及有关薪酬条款,随着薪酬管理办法的修改做了相应修改。薪酬管理办法主要体现竞争性、公平性、激励性以及可持续原则。此外,建材集团还根据工艺进步和产业发展平台,实施滚动式定岗定员,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坚持市场化导向,消除“身份”差异,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管理者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得到不断提高。
“混改”延伸产业链
其实,在江西的国有企业中,建材集团就是较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
2007年,建材集团就成功吸引了中国建材集团作为战略合作者。同时,建材集团还以发起人的身份,参股南方水泥,并与南方水泥各出资5亿元组建南方万年青公司。
近年来,结合市场定位和战略布局,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材集团又陆续在赣州、景德镇等联合重组多家民营水泥企业,将产业链条延伸至商品混凝土行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通过新建、联合重组双轮驱动,股权多元化,加速商品混凝土产业布局,产业形成规模。建材集团积极寻求与有实力的民企进行合作,采用灵活多样、进一步股权多元的合作模式,共同搭建商品混凝土区域发展平台,形成了赣东北、赣南、赣中、南昌等区域板块的产业布局。
同时,通过深化对标管理,促进经济指标连年优异。在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工程质量至上”的号召下,建材集团坚持“份额优先,品牌质量为上,优质服务”的方针,抢占市场,深化混凝土对标管理,优化配合比,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混凝土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产能利用率,商砼经济指标连年处于省内、国内行业先进水平。
“两个轮子”齐加速
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抢占市场,考验着水泥生产企业的智慧和能力。
建材集团认为,想在激烈竞争的水泥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推动管理和技术“两个轮子”的快速运转。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市场,才能够实现企业 “指标优化、竞争力提升、销量稳定、产能发挥”良性循环。据了解,经过建材集团的努力,企业已经实现了产能的扩张,熟料产能利用率达到105%以上,水泥产能利用率81%以上,产能发挥高于省内同行业的水平。
记者了解到,建材集团充分发挥对表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采用月度绩效对标评比活动,围绕关键指标,设立了“生产优胜奖”、“窑可靠性系数奖”、“吨熟料煤炭成本奖”、“吨水泥工序电耗”、“优秀销售团队奖”等多个奖项,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公司整体关键绩效指标的优化。万元产值能耗每万元下降0.99吨标煤,吨水泥耗熟料比下降0.85%,吨熟料维修费用下降5.05元,吨水泥维修费用下降1.91元……这些数据都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什么是“向管理要效益”。
与此同时,建材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化质量教育、监督、责任奖惩,制定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公司内部控制指标,内控指标合格率平均达到95%以上,水泥使用性能顾客满意度达到92%以上。目前,建材集团的产品在江西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核心区域市场产品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