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平——着力建设人民满意城市

01.11.2016  20:06

      中国建设报讯  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林冀劼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涵盖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全面工作,综合性更强、含金量更高,是指导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近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陈平指出,在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改革方面,《纲要》提出了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的规划目标。长期以来,建筑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以手工作业为主,以现场砌(浇)筑的砖石、混凝土结构为主的传统粗放式建筑业生产方式存在突出问题,不仅劳动生产率低、建筑寿命短,而且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环境污染严重。他认为,今年,国家纷纷出台政策红利助推装配式建筑发展,这不仅带来建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将极大地推动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方面,《纲要》提出,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水平。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主要采用设计施工平行发包的传统工程建设模式,工程设计与施工脱节,出现了管理成本高、协调工作量大、工期延期、造价突破等问题。推行工程总承包制,可以有效促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和标志,是工程建设领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和建筑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建造方式转变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陈平说,近日正式出台的《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总结了“十二五”期间该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发展中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确定了“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等。
      在确定的主要任务中,江西省专门就推行装配式建筑工作提出了要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创新;大力推广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一体化装修的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产业,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广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比例,政府投资建筑工程中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
      江西在积极促进传统装修方式向装配化转型方面制订了发展目标。一是形成一个新型产业。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提升设计、施工以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控制能力。2020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装配式建筑产业。二是培育一批发展基地。推进政策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产业集聚能力强的装配式建筑重点示范市县,依托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三是推进一批示范项目。以政府投资项目为示范引导,其他投资类型的项目积极跟进,建成一批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经济适用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四是落实阶段发展目标。2016年年底前,全省各试点城市编制完成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他设区市要研究启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工作。到2018年,全省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10%,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达到30%。到2020年,全省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30%,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达到50%。
      陈平告诉记者,目前,江西已确定南昌、上饶、抚州、吉安、九江和赣州等地为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试点城市。还将选择2家~3家有实力的企业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试点,积极推动试点地市与试点企业结对子。鼓励试点城市和企业先行先试,结合当地区位、产业和资源实际,探索形成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机制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快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在全省范围推广。
      陈平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将进入新的时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必须抓住这些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动江西省建筑、房地产与相关产业大发展,着力加强全行业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提高全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积极贡献,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