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水利建设新局面——解读吉安市青原区水利建设新常态

19.10.2016  21:10
 

 

 

PSL资金,PPP项目,水生态文明镇村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名词不断刷新视觉。新常态下,水利部门如何发力,笔者近日走进了青原区探个究竟。

今年来,青原区抢抓重大机遇,打破部门“藩篱”,建立源头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的长效机制,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打造青原“六山醇美城乡、三江秀映百里,库塘天水一色、人水和谐永续”的独特名片。

系统化谋划,绘就水利建设新蓝图

江西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水利如何先行先试?今年,青原区编制全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建成防洪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等四大保障体系。

——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城区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中小河流防御达10至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万亩圩堤防洪标准达10年一遇,重点低洼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10年一遇以上。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建设一批重点节水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8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至70%,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框架。

——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体系。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达标率9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库水域面积保有率3.76%,赣江、孤江、富水的自然岸线保有率90%。

——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建立与“三条红线”相适应的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建成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预警预报体系,提升水利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该区还筹划了七大类57个项目,规划投资108854万元,其中PSL资金8.7亿元,建设“五个一”水质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15条105公里;整治中小河流2条36公里;修建乡镇防洪工程2处6公里;除险加固堤防2条7.5公里、病险水库11座,新增蓄水能力290万方;硬化渠道139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21.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6.26%。

多元化筹资,建立水利投入新格局

10月13日上午,秋风习习,赣江芳洲堤五河治理防洪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工地技术负责人王桂秀介绍,这是省级建设项目,总投资2829万元。该项目9月初开工,加固加厚堤身7.4公里,建成后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保护耕地1.06万亩。

在赣江支流富水河畔,同样的一场清河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不过,这个项目投资来自金融行业,即PSL资金。PSL是抵押补充贷款的简称,是人民银行新型货币化政策,中央政府贴息90%,贷款期限20年。今年,该区以“敢吃螃蟹”的勇气,申报了富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富田镇防洪工程两个项目,目前到位资金1400万元,近5000万元在路上。

有了PSL资金,能够解决多年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区水务局局长黄润开坦言,富田镇是富水河线上的一个重镇,46公里岸线未设防,3万余群众受洪涝灾害威胁。自2001年来,该区坚持不懈争项立项,但未能挤进上级规划。“如今,PSL资金帮助富田群众圆了梦。

汇聚外力,也挖潜力。今年,该区制定方案,按照“区级统筹、整合使用,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的原则,统筹整合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投入新格局,加速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财政涉农资金、水利资金、PSL资金、PPP项目、社会资金,一股股资金流汇集于水利建设“大洪流”,浇灌民生之“”。黄润开介绍,今冬明春,该区已筹集资金28338万元,计划整治中小河流堤防26.8公里,除险加固水库9座,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