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尚需闯关升级

15.10.2014  10:59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实施现代农业强省战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省的必然要求。

  自去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以来,成绩不小,但理性分析,要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力争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0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这一宏伟目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需要我们闯过一道道关,大步向前迈。

  不搞“千园一面”——制定出“多规合一”的发展蓝图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与会者一个共识是:目前,全省园区规划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园区建设缺乏科学发展规划,功能区划模糊不清,园区发展定位不清晰,主导产业不突出,上档次、有特色的园区较少。

  如何科学做好园区发展总体规划?记者同各地农业局的同志进行了一些探讨,普遍认为,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不应是“千园一面”。要因地制宜、高起点定位、适度超前做好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探索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历史掌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拓展农业功能。重要的是,规划一经制定,要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出成效决不放松。

  “多渠道进水”——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园区建设投入机制

  各地园区投入普遍不足,已成为园区建设的一大难题。记者先后到了宜春、南昌、吉安等地,感到这方面的难度有两个,纵向看,各地对园区投入力度不大,导致园区基础设施薄弱;横向看,省有关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大多是“撒胡椒面”,没有形成重点投入。

  如何破解“纵向难度”?景德镇市农业局局长俞永红认为:“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园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刻不容缓,地方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园区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和基本建设重点支持范畴,并引进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园区建设。

  如何破解“横向难度”?吉安市的同志呼吁,要加大科学整合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农业项目资金力度,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集中财力投向园区重点项目。

  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力推优势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

  我省园区建设总体规模偏小,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和产品档次不高,品牌效益不明显;加工等方面较弱,进园的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少。

  如何按照全产业链的要求,推动主导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省农业厅的同志开出了“药方”: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种养业来培育,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园区规模;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江西日报记者 宋海峰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