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毛开云:消费“三字经”是急需解答的方程

31.10.2014  12:3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等。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10月30日《人民日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消费的愿望空前强烈。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百姓存在不能消费、不敢消费和不愿消费的问题。中国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要消费必须兜里有钱,首先要让腰包鼓起来,贫困人口显然存在不能消费的问题。此其一。

  其二,百姓即使有了钱,也不一定敢消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问题,都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医疗问题,一个人得病可能拖垮整个家庭,一场大病可能让一个家庭由富变穷。当前,因病致穷、因病返贫问题目前非常突出。

  第三,纵然能消费、敢消费,还有一个愿不愿消费的问题。百姓买的食品,总是有毒有害;百姓买的衣服,老是假冒伪劣产品;百姓买套住房,时不时出现质量问题;百姓出去旅游,一而再、再而三遭遇宰客……没有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这叫百姓如何消费?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最终的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动力。近三年来,我国的消费率逐年小幅回升,2013年达到49.8%,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逾80%的消费率仍有很大差距。因而,解决百姓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的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急需解答的方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百姓能消费的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百姓敢消费的问题;大力改善消费环境,解决百姓愿消费的问题。消费问题的“”、“”、“”,是各级政府必须念好的“三字经”。念好消费“三字经”,堪称政府真情为民、服务为民的试金石。

  如何念好消费“三字经”,既需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需要清除抑制消费的障碍,提升民众消费意愿;更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